...扑空〔1〕 丰之余 自从《自由谈》上发表了我的《感旧》和施蛰存先生的《〈庄子〉与〈文选〉》以后,《大晚报》〔2〕的《火炬》便在征求展开的讨论。首先征到的是施先生的一封信,题目曰《推荐者的立场》,注云“《庄子》与《文选》的论争”。 但施先生...
...,所以精神文明就无法传播。这是大家可以由此明白的。 九月七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十一日《申报·自由谈》。 〔2〕 《斩木诚》 根据下文所述情节,此剧出自清代李玉著传奇《一捧雪》。木诚应作莫诚,为剧中人莫怀古之...
...我谈“堕民”〔1〕 越客 六月二十九日的《自由谈》里,唐包〔2〕先生曾经讲到浙东的堕民,并且据《堕民猥谈》〔3〕之说,以为是宋将焦光瓒的部属,因为降金,为时人所不齿,至明太祖〔4〕,乃榜其门曰“丐户”,此后他们遂在悲苦和被人轻蔑的环境下过...
...只要被他认为对于他不大恭顺,他便圆睁了绽着红筋的两眼,挤尖喉咙,和口角的白沫同时喷出两个字来道:猪猡! 六月十六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 〔2〕 清朝雍正皇帝(胤肚,康熙第四子)未即位前...
...是《论语》和《孝经》〔4〕,二是《老子》〔5〕,三是《维摩诘经》〔6〕,不但采作谈资,并且常常做一点注解。唐有三教辩论〔7〕,后来变成大家打诨;所谓名儒,做几篇伽蓝碑文也不算什么大事。 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清呢,去今不远,我们还...
...于是得了新的启示:凡纪念,“礼”而已矣。 中国原是“礼义之邦”,关于礼的书,就有三大部〔3〕,连在外国也译出了,我真特别佩服《仪礼》的翻译者。事君,现在可以不谈了;事亲,当然要尽孝,但殁后的办法,则已归入祭礼中,各有仪,就是现在的拜忌日,做...
...仲夏夜之梦》,出版于一六○○年。 〔3〕 余赵的剪窃问题之争 余赵指余慕陶和赵景深。一九三三年余慕陶在乐华书局出版《世界文学史》上中两册,内容大都从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小史》及他人所著中外文学史、革命史中剪窃而来,经赵景深等人在《自由谈》上...
...了,这就是竭力运输些切实的精神的粮食,放在青年们的周围,一面将那些聋哑的制造者送回黑洞和朱门里面去。 八月二十九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八日《申报·自由谈》。 〔2〕 勃兰兑斯(G.Brandes,1842—...
...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九月三十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二日《申报·自由谈》。 〔2〕 “悲哉秋之为气也” 语见战国时楚国诗人宋玉《九辩》。 ...
...的可笑。永远反刍,自己却不会呕吐,大约真是读透了《庄子》了。 十一月四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七日《申报·自由谈》。 〔2〕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语出《韩菲子·难势》:“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