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曰.发热头痛人俱称为伤寒.一以伤寒药治之可乎.予曰.当有所辨.诸般发热种种不一.而最毒者在内伤有瘴疟.或曰.若内伤.果有东垣内外伤论.辨别详晰甚为有理.若医瘴疟则不能无疑矣.将以予为妄.吾见子治斯病活人甚多.但未闻是书未聆是语.当...
...内伤饮食劳役过度之病.其发热恶寒.与瘴疟相似.若以瘴疟.而用内伤劳役之药治之.则神识昏乱.谵语如狂.其热愈剧.服多亦至不起.由不细察其症候耳.今细辨之.内伤劳役之病.其恶寒也.见风见寒居阴处.无日阳处则恶之.若避风寒.居温暖处.或添衣被....
...疟疾专着。二卷。明·郑全望撰于1609年。作者鉴于福建、广东地区瘴疟流行,遂予悉心研究,颇有心得。后得宋·李待制(佚名)所辑《瘴疟卫生方》,以为可取。遂以之为基础,附以己见编成此书。书中论述瘴疟源流,伤寒、内伤与诸症之鉴别,以及瘴疟药用宜...
...疟疾专着。二卷。明·郑全望撰于1609年。作者鉴于福建、广东地区瘴疟流行,遂予悉心研究,颇有心得。后得宋·李待制(佚名)所辑《瘴疟卫生方》,以为可取。遂以之为基础,附以己见编成此书。书中论述瘴疟源流,伤寒、内伤与诸症之鉴别,以及瘴疟药用宜...
...或曰如子之言.伤寒因于寒.瘴疟因于热.则北地多寒.伤寒乃北方之病.南地多热.瘴疟乃南方之病欤.予曰子言亦有理.上古圣人.亦有异法方宜之论.然不可执一不通.第曰北方伤寒病多.南方瘴疟病多.则可.若曰北方无瘴疟.南方无伤寒.则不可.盖天道无常...
...外伤寒邪之症与瘴疟.俱有寒热.医者尽以瘴疟作伤寒.率用汗吐下之法治之.其枉死者.不可胜计.由其不辨寒热症候耳.今细分之.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瘟.冬若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至春变为瘟病.至夏变为热病.其病也.多自太阳经始.故发热恶寒.头痛...
...《瘴疟指南》截瘴丸治瘴病不问冷热.或一日一发.二日一发.三日一发.常山(五两醋炒七次) 乌梅(四十粒去核) 槟榔(四十粒) 甘草(三两)上再同炒为细末.姜汁打米糊为丸.梧子大.未发时.好酒吞二十一丸.一日服七八次.尤妙.发时莫服.瘴止后....
...目录 《瘴疟指南》截瘴丸 《瘴疟指南》截瘴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瘴疟指南》:截瘴丸【处方】常山5两(醋炒7次),乌梅40粒(去核),槟榔40粒,甘草3两。【制法】上同炒,为细末,姜汁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瘴病不问...
...作者:郑全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自序 卷上 辨证 瘴疟形状 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 受病之源 瘴疟伤寒辨 瘴疟内伤辨 诸疟瘴疟辨 伤寒瘴疟分南北辨 瘴疟五脏俱病 冷瘴 热瘴 瘴 不治症 脉 日期 妇人 小儿 发瘴时...
...七枣汤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五脏气虚.阴阳相胜.作为瘴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大附子(一个炭火煨以盐浸再煨再浸七次去皮脐切片)上用生姜七片.枣七枚.水煎.当发早晨空心温服.仍吃枣三五枚.忌口为要.冷瘴因寒疾而作.是方用大附子去寒痰.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