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象传》 23、 《萃》原文-出自《象传》 24、 《姤》原文-出自《象传》 25、 《夬》原文-出自《象传》 26、 《益》原文-出自《象传》 27、 《损》原文-出自《象传》 28、 《解》原文-出自《象传》 29、 《蹇》原文-出自...
...39、《损》原文-出自《彖传》 40、《解》原文-出自《彖传》 41、《蹇》原文-出自《彖传》 42、《睽》原文-出自《彖传》 43、《晋》原文-出自《彖传》 44、《遯》原文-出自《彖传》 45、《恒》原文-出自《彖传》 46、《咸》原文...
...崇一,阴阳同度,曰道。刑以獘之,政以命之,法以遏之,德以养之。道以明之刑以獘之,毋失民命。 《管子》原文 令之以终其欲,明之毋径。遏之以绝其志意,毋使民幸。养之以化其恶,必自身始,明之以察其生,必修其理。致刑其民,庸心以蔽,致政其民,服信以听...
...、《根结》原文-出自《灵枢经》 49、《本输》原文-出自《灵枢经》 50、《营气》原文-出自《灵枢经》 51、《小针解》原文-出自《灵枢经》 52、《五十营》原文-出自《灵枢经》 53、《大惑论》原文-出自《灵枢经》 54、《岁露论》原文-...
...朔善於測算而言,與《後漢書。王渙傳》所謂「神算」之意義相同。此處「至數」之至即《管子。法法篇》「夫至用民者」之至,尹注云:「至,善也。」數者,《說文》:「計也。」至數即善計。猶《鹽鐵論。本議篇》之言「長策」,《非鞅篇》之言「巨計」,《利議篇...
...民心者也。以人御人,逃戈刃,高仁义,乘天固,以安己者也,五家之数殊而用一也。” 《管子》原文 2、国准:桓公曰:“今当时之王者,立何而可?”管子对曰:“请兼用五家而勿尽。”桓公曰:“何谓?”管子对曰:“立祈祥以固山泽,立械器以使万物,天下皆利,...
...1、版法: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经既饬,君乃有国。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祸乃始牙。众之所忿,置不能图。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庆勉敦...
...揆度》原文也,不宜據彼補此。會,會計,解已見《山至數篇》。大會,猶言大計。 〔二〕尹注云:「帝共工氏,繼女媧而有天下。」元材案:此所謂燧人、共工云云,亦是著者假託之詞。惟於此有應注意者,本書中言古史傳說者共有三處,而其內容則完全不同。其一:...
...《管子》原文 2、立政九败解:人君唯毋听兼爱之说,则视天下之民如其民,视国如吾国,如是,则无并兼攘夺之心,无覆军败将之事然则射御勇力之士不厚禄,覆军杀将之臣不贵爵,如是,则射御勇力之士出在外矣,我能毋攻人可也,不能令人毋攻我,被求地而予之,...
...者,非怨民心,伤民意也。非有积蓄,不可以用人;非有积财,无以劝下。秦奢之数,不可用于危隘之国。”桓公曰:“善。” 《管子》原文 2、事语:桓公又问管子曰:“佚田谓寡人曰:‘善者用非其有,使非其人,何不因诸侯权以制天下。’”管子对曰:“佚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