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集》第二十四卷(苏辙·记九首) 《东轩记》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 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 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岁十二月...
...《栾城集》第三十卷(苏辙·西掖告词五十九首) 《姚勔宗正丞》苏辙 敕具官某:进取之士志于功名,不得廉退靖重之人以镇之,则往而不返,流以成俗。 朕方博求贤俊以助成治道,闻尔澹于荣利,未老而归,宴居丘园,称道不乱。 是以擢丞宗正,以风励天下。...
...《栾城集》第四十七(上)卷(苏辙·中书舍人撰两府请贺谢表状十首) 《请太皇太后受册表》苏辙 臣辙等言:臣等近奉表请太皇太后以时备礼,膺受册宝,伏奉批答不许者。 臣等闻,谦虽盛德,过则失中,礼有必然,义非所避。 方旱灾未解,则克己安众,人主...
...《栾城集》第二十三卷(苏辙·记九首) 《筠州圣祖殿记》苏辙 有诗维周制,天下邑立后稷祠,而唐礼,州祀老子。 盖二祖之德,光配天地,充塞海宇。 凡有社有民,不可以弗飨,既以为民祈福,俾雨露之施,无有远迩,亦以一民之望,使知饮食作息,皆上之赐...
...《栾城集》第三十二卷(苏辙·西掖告词四十九首) 《苗贵妃三代》苏辙 ○曾祖 敕:昔我仁祖,刑于室家,以御于帮国。 下迨嫔御,化其德风,罔不贤淑,迄兹三世,犹有耆旧,仪于六宫。 故其祖考,日益尊显。 贵妃苗氏曾祖祚,潜德不耀,久而后彰,至于...
...,苏辙则是“小苏”。作品有《栾城集》传世,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 苏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栾城后集》第十九卷(苏辙·青词十一首) 《京师》苏辙 臣久以空疏预闻国政,上愧天地,下惭君父。 常愿蔑私以徇公,捐身以济物,而智有所不周,力有所不逮,事不称心,十常三四。 俯仰愧负,朝夕不忘。 而复愚幼之年,过咎未免。 长而知悔,往不可...
...今已尽,尘埃须发亦无光。 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 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寄梅仙观杨智远道士》苏辙 道师近在真人峰,...
...《栾城集》第十八卷(苏辙·辞五首) 《御风辞〈题郑州列子祠〉》苏辙 子列子,行御风。 风起蓬蓬,朝发于东海之上,夕散于西海之中。 其徐泠然,其怒勃然。 冲击隙穴,震荡宇宙,披拂草木,奋厉江海,强者必折,弱者必従。 俄而休息,天地肃然,尘...
...《栾城后集》第八卷(苏辙·历代论二) 《汉武帝》苏辙 天下利害,不难知也。 士大夫心平而气定,高不为名所眩,下不为利所怵者,类能知之。 人主生于深宫,其闻天下事至鲜矣,知其一不达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而好名贪利之臣,探其情而逢其恶,则利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