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书·强弱》苏洵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 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孙膑有言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
...《权书·高祖》苏洵 汉高祖挟数用术,以制一时之利害,不如陈平,揣摩天下之势,举指摇目以劫制项羽,不如张良。微此二人,则天下不归汉,而高帝乃木强之人而止耳。然天下已定,后世子孙之计,陈平、张良智之所不及,则高帝常先为之规画处置,以中后世之...
...《权书·攻守》苏洵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守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
...犹言神出鬼没。 宋·苏洵《权书下·孙武》:“今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
...》、《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宋嘉祐三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托有病,不肯去应诏。嘉祐五年,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今河南)...
...《权书·项籍》苏洵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 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均名列“唐宋八大家”,有《嘉佑集》传世。 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
...苏洵的人物简介 姓名:苏洵 号:老泉 字:明允 苏洵性别:男 生卒年:1009—1066 所属朝代: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三苏、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权书》、《衡论》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
...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苏洵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