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法言·渊骞卷 〔疏〕吴曹侍读元忠云:“汉书艺文志:‘扬雄所序三十八篇。’本注云:‘法言十三。’此十三篇,即本传之十三卷。文选班孟坚答宾戏注引作‘十二卷’者,宋祁校本云:‘李轨注法言本,渊骞与重黎共序。’知轨据汉世传本,重黎、渊骞幷为一...
...疏 目录◎ 一 学行卷第一◎ 二 学行卷第二◎ 三 吾子卷第一◎ 四 吾子卷第二◎ 五 修身卷第三◎ 六 问道卷第四◎ 七 问神卷第五◎ 八 问神卷第六◎ 九 问明卷第六◎ 十 寡见卷第七◎ 十一 五百卷第八◎ 十二 先知卷第九◎ 十三 重...
...扬子法言·君子卷 君子卷第十二〔注〕夫君子之所以为美,布护蔓延,在乎众篇,岂惟于此?而表其篇目者,绝笔在乎孝至,无以加之而已。〔疏〕注“夫君”至“而已”。按:法言篇目,皆摘篇首语二字为之。此以君子命篇,不必别有意义也。布护、蔓延并叠韵连语...
...扬子法言·寡见卷 〔注〕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此其所以发扬德音。〔疏〕注“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按:老子文。 吾寡见人之好徦者也。迩文之视,迩言之听,徦则偭焉。〔注〕叹人皆好视听诸子近言近说,至于圣人远言远义,则偭然而不视听。或曰:“曷若兹...
...加(世德堂本无“欲”字、“加”字。)刀砥,亦所以利也。”案:意林及御览三百四十六引“独加诸砥”作“宜加砥(御览作“●”。)削。”据注,以砥释刀,以铤削释笔,“削”字应有。 [问神卷第五] 李注:“□能测乎天地之情。”案:嘉佑本缺处乃“心”字...
...扬子法言·修身卷 〔注〕求己以反本,守母以存子,此其大要。〔疏〕修,世德堂本作“修”,下并同。注“守母以存子”。按:老子云:“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注〕无敌于天下也。〔疏〕“矫思...
... 7、卷六:仲尼,圣人也,或者劣诸子贡,子贡辞而精之,然后廓如也。于戏!观书者违子贡,虽多亦何以为? 8、卷六:盛哉!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至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渊懿”。曰:“重《易》六爻,不亦渊...
...扬子法言·孝至卷 〔注〕始于学行,而终于孝至,始终之义,人伦之事,毕矣。〔疏〕困学纪闻云:“论语终于尧曰篇,孟子终于尧、舜、汤、文、孔子,而荀子亦终尧问,其意一也。”翁氏元圻注云:“扬子法言终以孝至篇,亦及尧、舜、夏、殷、周、孔子。其以...
...威震诸侯,须于征与狙诈之力也,如其亡?”曰:“威震诸侯,须于狙诈可也。未若威震诸侯,而不须狙诈也。”或曰:“无狙诈,将何以征乎?”曰:“纵不得不征,不有《司马法》乎?何必狙诈乎!” 20、卷四:申、韩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若...
...不可不学《律》、《令》。”曰:“君子为国,张其纲纪,谨其教化。导之以仁,则下不相贼;莅之以廉,则下不相盗;临之以正,则下不相诈;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此君子所当学也。如有犯法,则司狱在。”或苦乱。曰:“纲纪。”曰:“恶在于纲纪?”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