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原有二十一家撰写,《隋书·经籍志》录《后汉书》八家,今仅流行范晔版《后汉书》和袁宏《后汉纪》,余者皆散佚[3]。因《后汉书》有纪传而无志,南朝刘昭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八志(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分为...
...,遂摘取其论赞,别为一书欤!” 清李慈铭评价范晔《后汉书》的成就说:“自汉以后,蔚宗最为良史,删繁举要,多得其宜。其论赞剖别贤否,指陈得失,皆有特见,远过马、班、陈寿,余不足论矣。” 章太炎认为,“史、汉之后,首推后汉书”。陈寅恪曾说:“...
...史书名,南朝宋范晔撰。他以《东现汉纪》为主要依据,采取魏晋以来的各家著《后汉书》的精华,自撰成书,后因罪被处死,“志”未成。北宋时将晋司马彪所撰的《续汉书》的“志”,并入范晔的《后汉书》、计一百二十卷。唐李贤注《本纪》、《列传》,南朝...
...汉书》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 《地理志》...
...”。这样明确地提出写史为政治服务,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第一人。因此,范晔特别重视史论。他采用论赞的形式明文评论史事,把史论作为重心,成为《后汉书》的一个特点。范晔还继承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编撰思想。他在很多序、论中,打破朝代的断限,尽量地把...
...;亦就闻见所及,最其要约,次之本文之后,以便省览云。 【注解】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点。当写于一九一三年三月。 谢承《后汉书》,鲁迅辑录的散佚古籍之一,一九一三年三月辑成,共六卷,未印行。 〔2〕《隋书》《经籍志》 《隋书》,纪传体...
...关键词:临床医书 本草 内容 特点 摘要:通过对临床医方书《千金要方》、《当归:“破血使头节,止血、止痛用归尾。”这部分内容除了摘自本草书外,尚有作者自己的心得体会,因此书中凡引用前人的,作者均予以了标示,那未做标注的,显然属于经验之谈,...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曾祖...
...谢沈《后汉书》序〔1〕 《隋志》:《后汉书》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晋祠部郎谢沈撰。《唐志》:一百二卷,又《汉书外传》十卷〔2〕。《晋书》《谢沈传》〔3〕:沈字行思,会稽山阴人。郡命为主簿,功曹,察孝廉〔4〕,太尉郄鉴〔5〕辟,并不就。...
...写文章,著作有《竹林名士传》等。 书中所记内容开始于淮阳王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止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写此书前,当时已经有《东观汉记》和谢承、司马彪等人的史书面世。但袁宏觉得这些书编撰庞杂,所载史实也不一致,出入较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