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撮盐,须臾化为水,以面展取,却待凝浓,取以内病上。又以皂荚去皮涂上,虫即出。《圣惠》治小儿口齿疳生疮臭烂。青黛丸方青黛 朱砂 熊胆 芦荟(各细研) 胡黄连 瓜蒂(各一分) 牛黄 脑麝(各细研) 蟾酥(研入) 人中白 鸡舌香 蝉壳(微炒,去...
...地方牵强附会。如“无上函”杂入易经、洪范,“正法函”又附入《东垣十书》等,重出互见亦不少。但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专门目录书,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医藏书目》成书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清初,其孙殷观国在补刊《疹子心法》一...
...现存《素问》版本以金刻残本为最早,《灵枢》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刻本。 据《三百种医籍录》记载,《素问》有十七种,《灵枢》有十五种不同的版本。 现存《素问》版本以金刻残本为最早,尚存11卷。其次为元刻本,有胡氏古林书堂及读书堂...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斋、新甫)着。 一卷。先论口齿、喉舌之证,分为六门,次论骨鲠、诸虫、体气的治法 ,也分六门,末附方药。 作者:薛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28年 茧唇一 口疮二 齿痛三 舌症四 喉痹诸症五 喉痛六 诸骨...
...论曰小儿口齿疳者,由脏腑壅热,乳食不调,内有疳虫,上蚀于口齿故也,其候唇口痒痛。牙齿峭黑,舌上生疮,脑中干热,龈肉赤烂,颊肿齿疼,热毒熏蒸,口多臭气。故曰口齿疳也。治小儿牙疳龈肿,及牙齿诸疾。九仙膏方猪牙皂荚(二挺烧存性) 白矾(研二两)...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唐代,口齿不单独设科,与耳目合并成为耳目口齿科。宋代医学分作九科期间,口齿与咽喉并为一科。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医学曾一度分为十三科,其间,口齿独成一科。元丰改制后又实行九科制,口齿又与咽喉并为一科。元、...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唐代,口齿不单独设科,与耳目合并成为耳目口齿科。宋代医学分作九科期间,口齿与咽喉并为一科。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医学曾一度分为十三科,其间,口齿独成一科。元丰改制后又实行九科制,口齿又与咽喉并为一科。元、...
...早在我国西汉时著名文学家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中,就有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记。 到唐代时医史学家甘伯宗集唐以前历代医学家120人的传记为《名医传》,全书7卷,书中有传有赞而且有图,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史人物传记专书。惜此书早已亡佚,但其内容...
...论曰小儿口齿疳者,由脏腑壅热,乳食不调,内有疳虫,上蚀于口齿故也,其候唇口痒痛。牙齿峭黑,舌上生疮,脑中干热,龈肉赤烂,颊肿齿疼,热毒熏蒸,口多臭气。故曰口齿疳也。治小儿牙疳龈肿,及牙齿诸疾。九仙膏方猪牙皂荚(二挺烧存性) 白矾(研二两)...
...现存第一部中药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古代著名的四部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