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合称。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十四经发挥》;“十二经所列次第,并以流注之序为之先后,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专穴也,总之为十四经云。”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
...《循经考穴编》原书没有题作者名,但是在此书的末尾收录有题为“背部图八髎穴辨”、“膺腹部穴图辨”的两篇论文,文章的作者分别题作“严振”、“严振漫翁”,其中“漫翁”应是严振的“自号”。 通过对比发现,此二文与正文中相应腧穴下的该书编者的按语...
...穴位分类名。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穴位。简称经穴。穴位的分经,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分散记述,至《针灸甲乙经》已较系统,共载有双穴3O0,单穴49,合计349穴。到清代《针灸逢源》,经穴的数字已达361次,现仍为此数。分别为:督脉28,任脉24,...
...经之目.因配以诸穴.学人由是而学焉.所以失也.今取俞穴.先就头面腹背项颈各部.悉详其处所.然后推求络经上下前后.犹指掌.故此据甲乙.千金.以分诸部为图.若其流注.则具之于后.一经络流注交会.及穴歌.尽具十四经发挥.其与经脉篇有异同.则冈本为竹....
...《神农皇帝针经图》分部穴图。 作者:佚名氏 版本:日本江户时期抄本...
...经之目.因配以诸穴.学人由是而学焉.所以失也.今取俞穴.先就头面腹背项颈各部.悉详其处所.然后推求络经上下前后.犹指掌.故此据甲乙.千金.以分诸部为图.若其流注.则具之于后.一经络流注交会.及穴歌.尽具十四经发挥.其与经脉篇有异同.则冈本为竹....
...《新针灸学》经穴图。 作者:朱琏(1900~1978) 版本:1954年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惑于甲乙.强膺俞胸俞冲脉之穴.以为属足三阴经.脉气所发.十四经发挥.尤为谬甚.真千古之长夜矣.遍考阴阳离合.气府.气穴.经脉.经别等篇.深知所列之穴.的非阴经.故表而出之....
...十四孔穴.三百六十五其义始备矣.元滑寿着发挥一根据忽公泰金兰循经云.忽氏之书此间无传.然考其文.正与铜人同.则循经全采之于铜人而滑氏不及.寓目于铜人也.自此而降.各家撰述颇多.得失互存后学不能无迷.今本之于灵素甲乙.参之于铜人图经.而上自千金...
...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图)曲差二穴.在神庭两旁寸半.入发际.针三分.灸三壮.五处二穴.在上星两旁寸半.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明云五壮止.承光二穴.在五处后寸半.针三分.禁灸.忌同.明云在五处后二寸.素注云一寸通天二穴.在承光后寸半.针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