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役失节,为内伤不足之证。肝肾者,地之气,是有形之质受病,故风寒邪侵筋骨(风伤肝筋,寒伤肾骨),为外伤有余之证。经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
...辨外感八风之邪,或有饮食劳役所伤之重者,三二日间特与外伤者相似,其余证有特异名者,若不将两证重别分解,犹恐将内伤不足之证,误作有余外感风邪,虽辞理有重复处,但欲病者易辨,医者易治耳。外感八风之邪,乃有余证也;内伤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辨》。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辨阴证阳证、辨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辨》。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辨阴证阳证、辨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辨》。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辨阴证阳证、辨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之证,皆药之罪也。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及,辄以平生已试之效,着《内外伤辨惑论》一篇,推明前哲之余论,历举近世之变故,庶几同志者,审其或中,触类而长之,免后人横夭耳!僭易之罪,将何所逃乎?...
...仆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有所得;中年以来,更事颇多,诸所延医,坦然不惑,曾撰《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言,此论束之高阁十六年矣。昆仑范尊师曲相奖借,屡以活人为言...
...伤风鼻气出粗,合口不开,肺气通于天也。伤食口无味,涎不纳,鼻息气匀,脾气通于地也。外伤一身尽热,知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先无形也。内伤手足不和,两胁俱热,知先少阳也,从内而之外者,先有形也。内外俱伤,人迎、气口俱盛,或举按皆实大,表发热...
...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彼外伤恶寒发热,岂有汗出者乎?若得汗,则病愈矣。以此辨之,岂不如黑白之易见乎!当内虚而伤之者躁热也,或因口吸风寒之气,郁其阴火,使咽膈不通,...
...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过甚,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