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微子》原文-出自《尚书》之《商书》 35、《伊训》原文-出自《尚书》之《商书》 36、《汤誓》原文-出自《尚书》之《商书》 37、《汤诰》原文-出自《尚书》之《商书》 38、《说命》全文-出自《尚书》之《商书》 39、《说命上》...
...1、《兵道》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2、《赏罚》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3、《举贤》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4、《上贤》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5、《守国》原文-出自《六韬》之《文韬》 6、《守土》原文-出自《六韬...
...洪范》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24、《武成》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25、《牧誓》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26、《泰誓》全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27、《泰誓上》原文-出自《尚书》之《周书》 28、《泰誓中》原文-出自...
...在这一章里,仍是对行为方式的讨论。孟子通过与公孙丑的对话,借着管仲、晏子等人的事例,阐明了施行仁政而王天下的王道的优越性及施行仁政的机遇、条件和结果,指出了齐国在当时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施行仁政的可能性。周文王施行仁政百年而没有王天下,并不是...
...译文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 孟子说:“你可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曾经有人间曾西:‘您和子路相比,哪个更有才能?”曾西不安他说:‘子路可是我父亲所敬畏的人啊,我怎么能和他相比呢?...
...灵枢经》 15、《上膈》原文-出自《灵枢经》 16、《寒热》原文-出自《灵枢经》 17、《五变》原文-出自《灵枢经》 18、《动输》原文-出自《灵枢经》 19、《五禁》原文-出自《灵枢经》 20、《玉版》原文-出自《灵枢经》 21、《病传》...
...1、《节》原文-出自《易经》 2、《涣》原文-出自《易经》 3、《兑》原文-出自《易经》 4、《巽》原文-出自《易经》 5、《旅》原文-出自《易经》 6、《丰》原文-出自《易经》 7、《渐》原文-出自《易经》 8、《艮》原文-出自《易经》...
...1、 《节》原文-出自《象传》 2、 《涣》原文-出自《象传》 3、 《兑》原文-出自《象传》 4、 《比》原文-出自《象传》 5、 《师》原文-出自《象传》 6、 《讼》原文-出自《象传》 7、 《需》原文-出自《象传》 8、 《蒙》...
...这个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就是孟子自己。因为在《公孙丑上》里,当公孙王提出管仲来和孟子相比时,孟子已经说过,自已根本不屑于与管仲相比。(参见3•1)比都不愿意比,当然就更不愿意做了。 可见孟子的自视是很高的。 自视既然这样高,当然就不愿意被...
...我们在《公孙丑上》里已听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意思都是一样的。从个人品质说,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