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维护旧有编次的不同医家,观点都比较强烈,均竭力宣称自己最能反映张仲景的原意。清代主张错简重订的代表医家是喻昌,其尚论篇影响之大超过了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在他之后,持这一观点的医家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派医家推崇方、喻提出的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胡希恕_胡希恕运用经方三辨浅析 辨病位 辨病性 辨方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或实证。”病位、病性既定,则治则治法亦相应而定。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辨方证方证即方剂的适应证,伤寒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如果说辨病位、辨病性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xishu/1162-2-1.html

方证对应中证之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医学并非辨证论治一脉传承至今,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思维模式。 “方证学”是仲景学说的核心 对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著作的认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历代研究、注解伤寒论的著作极为丰富,但都或多或少受伤寒学派代表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的影响,其著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254.html

方证不同于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而是一种与诊断用药浑然一体的辨证模式。它朴实而具体,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单位。 张文选认为证是方证中的特征性症状,指出作为患者临床表现的“症”是客观存在的临床事实,“症”能够反映疾病的本质,人们所说的伤寒论方证,其“证”字其实就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52.html

在接纳分歧中学习经典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伤寒论28说:“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对这一的理解,历代医家有去桂、去芍之争。对于这种问题,在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683.html

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体现经方发展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贴近仲景本意。 伤寒论的六经,全书并未言及经络内容,只是由六经提纲来确定,即太阳病的判定即为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为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病为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93.html

一首灵动而神妙的经方——真武汤方证浅探与临床发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韩天助 吉林省梨树县中医院 赵文举 吉林省伊通县第一人民医院 真武汤在伤寒论通行本中有两方证,即太阳篇82和少阴篇316。黄元御的伤寒悬太阳篇32,大青龙证1(通行本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632.html

方证是高层次的辨证方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指方的适应证。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教授在“方证相对论”一文中指出:“方与证,乃是伤寒论的核心。‘证’,简而言之,凡人之疾病,反映体之内外上下,以及各种痛痒,各种异常现象,一些蛛丝马迹,都可以称之为证,证,就是‘证明’客观存在,而领事物之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330.html

经方治喘效快捷 方证辨识是关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冯学功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师承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他专注于经方研究,善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 我在跟随冯世纶教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480.html

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之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差止。日三服。 按:此为伤寒论桂枝汤方,见12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552.html

共找到519,7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