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者未将中外之书融合贯通,折衷至当。唐氏慨之,研精覃思,著此书,执柯伐柯,取则不远。”正是当时对唐宗海的评价。朱沛文的“华洋医学各有是非”朱沛文(约生于19世纪中期),字少廉,著华洋脏象约纂一书(1892),又名中西脏腑图象合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2.html

唐宗海(1847-1897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专着有本草问答两卷(1893年),书中论及本草学理论,比较中西药学之异同与短长。另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九卷(1893年)、伤寒论浅注补正七卷。以上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另著医学见能四卷(1873年)、痢疾三字诀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32.htm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著此书,执柯伐柯,取则不远。”正是当时对唐宗海的评价。朱沛文的“华洋医学各有是非”朱沛文(约生于19世纪中期),字少廉,著华洋脏象约纂一书(1892),又名中西脏腑图象合纂。他强调学习西医的解剖知识,以弥补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缺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8.htm

伤寒论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前六卷为六经证治原文,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卷七为其所补,包括有识方药离合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9.htm

伤寒论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前六卷为六经证治原文,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卷七为其所补,包括有识方药离合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9.htm

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尽善尽奖之医学,(2)中西医学原理相通,(3)重中轻西,厚古薄今。作为早期中西医汇通的代表,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说:“近代医家,喜新者偏于西,泥古者偏于中,二者未将中外之书融合贯通,折衷至当。唐氏慨之,研精覃思,著此...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4.html

眼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千年之经验,所得颇多……”(陈滋中西眼科汇通,自序,1936年上海眼科医院版),而西医病已有特效药者不及十之一,药之奏效不确者,不知凡几,有病无药者,更不知凡几……。”陈氏在今医跟科药方整理上也做出一定贡献,他披阅历代眼科医书,收集整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1.htm

唐宗海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1892年)、本草问答2卷、伤寒论浅注补正7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9卷,此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万种。对于“汇通医书”,清朝续文献通考中曾有评述;“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tangzonghai/index.html

中西汇参医学图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基础理论著作。二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力图使中西汇通。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现存光绪及民国时期三石印本及中西医学劝读十二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48.htm

中西汇参医学图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基础理论著作。二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力图使中西汇通。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现存光绪及民国时期三石印本及中西医学劝读十二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15.htm

共找到559,5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