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甘肃西和县收到中国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寄来的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 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半夏是该县重要的药用栽培植物之一。1985年该县十里乡农民赵鹏程在责任田搞野生家种半夏...
...夏季人们极其容易出现整天昏昏欲睡、老是感觉“睡不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夏懒”。其实,只要经常按一下身体的几个穴位,就可预防“夏懒”,安然度夏。 夏季气温升高,烈日当空,人们极其容易出现整天昏昏欲睡、老是感觉“睡不够”的一种现象。...
...节后上班便出现四多:迟到的多、请假看病的多、上班打盹的多、出事故的多。笔者数次调查节日长假后第一天上课的大学生,发现节后疲乏、心烦、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差、记忆力减退者达60%-70%,请病假者明显增多。 “节日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 2009年的“三伏”:头伏为7月14日,中伏为7月24日,末伏为8月13日。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
...有益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中医对其医疗和保健功效推崇备至,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说。 ...
...的,所谓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风味是与生理和环境要求分不开的。 ■儿童:忌辛热、补气;老年人:宜平补、清补 近年来,在儿童和老年营养方面所出现的偏差归结一点,也是对其饮食在年龄方面的宜忌注意不够。 中医主张,不同的...
...振奋精神。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饮食宜清补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
...巧妙地满足孩子的虚荣心理,能够激发他自我表现的欲望。所以家长不妨多给孩子一些“出风头”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热衷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暑假到了,丈夫提议让5岁的儿子参加少儿英语班学口语,可我深知贪玩好动的儿子不会乖乖听话,即便强迫他...
...顾客进店能免费喝上一口茶,是传统药铺的待客礼数。杭州百年老店方回春堂的冬夏“礼数茶”用地道中药材冲泡,颇具季节性的保健功效。当下的“六月神仙茶”清热解毒、利湿清暑,顾客每天都要喝掉4000多杯。 河坊街上的方回春堂国药号创设于清顺治六年(...
...专家在健康讲堂上指出:父母越“怕”孩子越“喘” 9月开始进入儿童高发期,由本报健康周刊参与主办的“上海市健康讲堂”秋季防病专场昨天举行。专家提醒:开学在即,家长过分紧张往往容易导致孩子哮喘发作甚至加重,不妨“冷处理”。接受正规治疗,掌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