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融入中医病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赵法新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和规矩、治疗学的准绳与核心,体现于审证求因、审因辨证、据证立法、依法组方、权变加减、剂型合宜、途径最优、煎服用法、心理调适、饮食护理等环节,概称“辨证论治”。其中每一对疗效都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657.html

辨证论治(1)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护理,概称“辨证论治”。每一对疗效都有直接影响。前五为广大中医所熟悉、常用,后五不是所有中医时时都能注意到。本版今起将赵法新对“辨证论治”的论述分次陆续刊出,敬请关注。 审症求因 所谓“审症求因”,就是运用中医理论和经验,对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70.html

辨证论治(5)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赵法新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心理调适 临证常见慢性病、疑难病患者,多有心理障碍。对此,有人称是“嬉医、嬉药症”。此类疾患,多由忧思抑郁,志意不遂,久治不愈,心急乱求医,精神负担过重等心理因素所致,常法却难奏效。盖心主血脉,脾主思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93.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医书局时,才有《伤寒论》卷和《金匮要略》三卷。 内容与成就 《伤寒杂病》一书,以六经伤寒,以脏腑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方、药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确立辨证论治原则 《伤寒杂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辨清证病症 把握辨证论治实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就不能正确理解“辨证论治”的实质,也就无法真正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所在。 何为“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这一词语最初见于清代章虚谷的《医门棒喝》,稍早之前还出现了“辨证施治”的提法。现在对后者提及不多,是因为“”字又承载更深的一层涵义。其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251.html

无证可辨误解了辨证论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就“无证可辨”,那就误解了辨证论治 7月23日,贵报“中医临床研究面临5大难题”一文提出“无证可辨”的困惑,笔者认为面对现在临床这样一些只有指标异常而无自觉症状的疾病,医者必须细心体验脉象、面色和舌象等情况,全面了解病人生活、工作、情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360.html

辨证论治(2)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医学源流》:“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又说:“大部发散之药及芳香之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荡;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总诀也。故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必无效。”足见汤剂煎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05.html

以病机为核心 构建辨证论治新体系(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周仲瑛 周学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色的集中体现。针对近几年来诸多学者将证候作为辨证论治的研究重点,但至今未有重大突破的现状,国医大师周仲瑛及其学生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周学平教授认为,“审察病机”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293.html

六_《管子》

...,不從口之所言,從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則民輕死;上好仁,則民輕財;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是故明君知民之必以上為心也,故置以自治,立儀以自正也;故上不行,則民不從,彼民不服法死制,則國必亂矣;是以有道之君,行修制,先民服也。 凡論人有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077.html

六_《管子》

...所謂治國者,主道明也。所謂亂國者,臣術勝也。夫尊君卑臣,非計親也,以埶勝也。百官識,非惠也,刑罰必也。故君臣共道則亂,專授則失,夫國有四亡:令求不出,謂之滅。出而道留,謂之擁。 下情求而不上通,謂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謂之侵。故夫滅侵塞擁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107.html

共找到787,4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