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气汤治疗多日而无效,后改从健脾输津、清胃润燥立法组方,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此法此方,余一直沿用至今,疗效比较满意。 基本方药:黄芪、太子参、生白术、石膏(先煎)各30克,玄参、葛根各20克,苍术、麦冬各12克,知母10克,法夏6克。 方解:...
...。 辨治方药 从本病的发生、症候来分析,其病机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标实者,主要是痰湿阻肺,宣降失据;本虚者,主要是脾、肾亏虚,水饮不化,而致痰饮内生,即所谓“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因此,宣肺化痰、健脾益肾等治法,即为辨证论治慢性...
...沙参等。 此外,可供辨证选用的中成药有:香连丸,穿心莲片、乌梅丸、枳实导滞丸等。 3.正虚久痢:下痢时发时止,发作时大便日数次不等,呈赤白黏冻状,腹痛后重;不发时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或隐痛,舌淡苔薄白,脉濡细或虚数。治宜健脾温中,佐以清肠...
...的积累到质的变化,则不失为调整肠胃功能,改善体质,防治慢性顽疾的良策。笔者在基层行医时,就曾有过这类经验: 万某,男,52岁,1981年4月18日初诊。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0余年,体虚不耐风寒,稍有不慎,则头痛、鼻塞、寒热续发。因其多年担...
...益肺着手防治。 冷哮:哮喘突然发作,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咽喉不利,脊背发凉,咳吐痰涎清稀,面色苍白或青灰,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滑,脉浮紧或弦滑。 治宜散寒解表,温肺化饮,予小青龙汤:麻黄6克~10克,桂枝、白芍、半夏各10克,细辛、...
...频发眩晕,恶心呕吐剧烈,耳内胀满,胸闷纳呆,头重嗜卧,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色。治宜健脾通阳,化饮降逆。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味。 基本方药:白术12克,桂枝8克,茯苓20克,泽泻、代赭石各25克,炙甘草6克。方中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茯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经验和原理,治疗当以活血祛风为主要原则,故笔者自拟“桃红牵正饮”作为临床辨证加减治疗面瘫的主方,疗效较为可靠。 基本方药:生地15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防风、白芷各10克,白僵蚕12克,红花、全蝎、白附子、...
...者,选加炒鸡内金、砂仁、炒麦芽、炒谷芽等;脾虚甚而泄泻者,加党参、炒山药;大便秘结者,加大白术量为30克~60克。 注:白术具有健脾输津、助运通便的作用,这一点在《伤寒论》的证治方药中已见端倪,但临床用量宜大。 验案举隅 熊某,女,40岁,...
...睡眠中发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感觉障碍及语言障碍等为主要临床变现。本病属中医学“中风”的范畴。 辨治方药 本病的临床变现主要属于中医中风病的“中经证”,血瘀、痰浊阻滞经络,或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而致脑部经脉失养,为其发病的主要...
...,WHO和国内外医学权威专家都呼吁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病人的睡眠问题。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躯体、生理、心理、精神及药物性等。本病现代中医亦称为“失眠”,旧称“不寐”、“不得卧”等。 辩治方药 临床辨治失眠,一般分虚实两类:虚证,以心脾两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