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受损伤后的微循环很快发生血液动力学变化,即血液的血管口径的改变,病变发展速度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一般按下列顺序发生(图5-1)。1.细去脉短暂收缩 损伤发生后迅即发生短暂的细动脉收缩,持续仅几秒钟。其机制可能是神经源...
...高血压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比较复杂,不但决定于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和机制,还决定于高血压的发展速度、程度和发展阶段。1.心输出量(CO)的改变高血压时心输出量可以升高,也可降低。(1)心输出量增高:多见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和临床性高血压以及嗜铬...
...各种因素引起的血液的改变,表现为血液粘滞度增高、血脂异常等。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血液粘度为重要因素。...
...1.低排高阻型亦称低动力型休克(hypodynamicshock),其血液动力学特点是心脏排血量低,而总外周血管阻力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故又称为“冷性休克(coldshock)”。本型休克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低...
...血流障碍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主要研究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血液是一种流体,因此血流动力学基本原理与一般流体力学的原理相同。但由于血管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弹性管道系统,...
...血液流变性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例如,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可用于鉴别急性心肌梗塞与重度心绞痛。...
...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在血管内流动之血液,以体重为70kg的成年男性为例,约为4.5~5.0L,红细胞压积45%。其中65%~75%分布在静脉系统内;动脉系内约为11%~20%,余者在毛细血管床及细胞周围。可见静脉系具有极强的代偿能力。当...
...目的 探讨晚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 51例晚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力衰竭患者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按检查后30天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42例)及死亡组(9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
...1、高血粘滞综合征,是由于机体一种或多种血液粘滞因素升高而造成。例如:血浆粘度升高、全血粘度升高、红细胞刚性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升高、血小板粘附性升高、血液凝固性升高、血栓形成趋势增加等。这些因素的异常改变,将造成机体...
...血管紧张素Ⅱ,并且引起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