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药名须细_【中医宝典】

...补肺丸 为咳嗽类药,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黏,咽干舌燥。 补肝丸 为眩晕类药,用于肝血虚损兼感风邪所引起的头晕目眩,胁痛,头痛,肢体疼痛。 风热感冒颗粒 为感冒类药,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310.html

药名联与药名念白_【中医宝典】

...在我国,中药源远流长,中药知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目不识丁的妇孺也能说出一些药名来。其传播途径有多种,其中戏曲、曲艺、楹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兹撷取一二。 据传后宣宗曾出中药名“白头翁”求对,国子助教温庭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06.html

沈约药名诗_医药诗词_【中医宝典】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阙。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 药名诗是将药名入诗、联、词、信、曲等,比方南朝文学家和竟陵王沈约的药名诗中的: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阙。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 阳隰采辛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ci/a11185.html

疑似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相似须细之,蚤斑蚊迹则深红而摸过不转,肉里且无根核,病患自静。脉不洪大,其点渐后变黄者是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35-5.html

疑似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相似须细之,蚤斑蚊迹则深红而摸过不转,肉里且无根核,病患自静。脉不洪大,其点渐后变黄者是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621.htm

药名联药名词药名诗妙趣横生_【中医宝典】

...我国是中药的故乡,中药材众多,药名五花八门,生动有趣,是写作的好词汇。历代文人墨客巧用一特点,拾药名入联入词入诗入谜,写出了不少流传千古的佳作。 人物药名联  “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391.html

《坚瓠集》中的药名信_【中医宝典】

...清代禇人获的《坚瓠集》是一部笔记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有一段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讲的是一对夫妻巧用药名信,互述离别相思之情。 从前一个女子因思念远方的丈夫,便用中药名给他写了封信。信曰: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35.html

药名体》诗_【中医宝典】

...宋徽宗时户部员外郎孔平仲,字义甫,进士出身,史载其“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绎解稗诗”。在《宋诗记事》中载其写的两首《药名体》诗: 鄙性地龙、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等16种药名。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药名,从微观到宏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29.html

药名的文学意义_【中医宝典】

...文人以药名入诗入词,大都流于文字游戏,这是从文人写作的角度来说的。其实中国古时的药物名称,特别是植物药名称,确实含有丰富的文学意义。这种文学意义,不单单在药物名称的语言修辞上,不单单在它们的隐喻、象征、谐语功能上,而在于药物命名之中所蕴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35.html

千古药名诗联多药名五花八门_【中医宝典】

...我国是中药的故乡,中药材众多,药名五花八门,生动有趣,历代文人墨客常巧用一特点,以药名入联入词入诗入谜,写出了不少流传千古的佳作。 药名词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用中药名写了一首《满庭芳》。 词云: “云母屏开,重楼、下山虎、过江龙、一见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479.html

共找到48,0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