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张家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总之,江陵张家山的发现,对于中国医学史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譬如,它改写了一些中国医学史上的最早记录,如《引书》记载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术和叩齿术,较晋代葛洪的记录要早四五百年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将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价值。...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7.htm

张家山汉简《脉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砖瓦厂往日的平静。从此,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频繁地见诸报端、杂志,一跃成为人们瞩目的对象。自1985年《文物》第一期刊载《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以来,该墓部分简文内容被陆续报道,一直吸引着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据考证,该墓所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9.html

全国各地出土的秦汉以前医药文化资源(续完)_【中医宝典】

...出土医药方技类简帛中属于独立成书的著作共有23种,此外还有4种同一著作的别本。它们都是分别自长沙马王堆、武威旱滩坡及江陵张家山三处出土的。这些也全都是距今二千多年前(相当西汉时代以前)的古籍。如果按照《汉书·艺文志》收载当时国内书目的时代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2.html

武威汉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武威汉代基本上是一部方书,保存医方三十多个,包含了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的丰富内容,为研究我国古代医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武威汉代 出土地点:甘肃省武威旱滩坡东汉墓 出土年代:1972年 质地:竹简 收藏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简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4.html

武威汉代出土30年来发表著作论文题录_【中医宝典】

...关键词:武威汉代 著作论文题录 30年 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地带兴修水利工程时,在一座东汉土圹墓中发现了92枚医药简牍,称之为“武威汉代”(以下简称“”)。这些医药简牍的出土,是1949年以来我国文献考古工作中很重要的发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4.html

武威汉代 内容丰富的原始医学文献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郑访江 通讯员 雒焕素 吕有强 在甘肃省武威柏树乡下五畦村旱滩坡发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医药简牍92枚,其中记载各科方剂30多个,涉及内科、外科、骨伤科、五官科、针灸科等。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关注。 旱滩坡葬着一位汉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613.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抄本)、《脉法》、《阴阳脉死侯》等四种,江陵张家山汉简《脉书》为马王堆古医书后三种之合,皆与经络、经脉等针灸基础理论有着密切关系。马王堆古医书还有《五十二病方》,这些古医书皆只有灸法,而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5.htm

《武威汉代》_【中医宝典】

...摘要:本文对《武威汉代》中“父且”一词进行了考释,认为“父且”是“?咀”之古字,指用刀斧及砧板将药物砸、切细碎,以便煎制。“?咀”是“父且”的后起别字。 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汉代92枚,其中78枚,牍14枚。在这些简牍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41.html

敦煌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敦煌汉简,是指二十世纪初开始在河西疏勒河流域汉代边塞烽燧遗址中陆续出土的简牍。 敦煌 简介:敦煌汉简,是指二十世纪初开始在河西疏勒河流域汉代边塞烽燧遗址中陆续出土的简牍。 其中,二十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亚考察时所发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2.html

张家山汉简《脉书》《引书》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脉书》是《灵枢·经脉》的一种祖本,共2028字,约在西汉初期被抄写在65枚竹简上。《引书》共3235字,约西汉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前抄写在113枚竹简上。 张家山汉简 出土地点:湖北省荆州江陵县张家山M247汉墓(墓藏年代为汉代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2.html

共找到69,2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