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针法_《医学源流

...凡刺之法,不过补泻经络,祛邪纳气而已,其取穴甚少。惟风〔〕肤胀,必刺五十七穴。又云:皮肤之血尽取之何也?盖水旺必克脾土,脾土衰则遍身皮肉皆肿,不特一经之中有水气矣。若仅刺一经,则一经所过之地自渐消。而他经之水不消,则四面会聚,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60.html

针法_《医学源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刺之法,不过补泻经络,祛邪纳气而已。其取穴甚少,惟风肤胀,必刺五十七穴。又云∶皮肤之血尽取之,何也?盖水旺必克脾土,脾土衰,则遍身皮肉皆肿,不特一经之中有水气矣。若仅刺一经,则一经所过之地,水自渐消,而他经之水不消,则四面会聚并一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7-6.html

针法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凡刺之法,不过补泻经络,祛邪纳气而已。其取穴甚少,惟风肤胀,必刺五十七穴。又云∶皮肤之血尽取之,何也?盖水旺必克脾土,脾土衰,则遍身皮肉皆肿,不特一经之中有水气矣。若仅刺一经,则一经所过之地,水自渐消,而他经之水不消,则四面会聚并一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60/65.htm

候气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体虚弱,不适宜接受较强刺激手法的病人。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ouqi-2424.html

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患者和昏厥、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留针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一)静留针法:《素问·离合真邪》有"静以久留"之说,即是针下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再运针,到时出针。临床多用于对针感耐受性较差的慢性、虚弱性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8.html

今世所传之针法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习,施之病患确有实效者,择要论列,以便入门。所各法,虽多为他书所同有,然于他书传讹之处,概行订正。故针法之名称虽同,而所述之方法多异,学人幸勿以其近而忽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16/63.htm

琼瑶男女针法答问_《针灸神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先循买气至,方可伸提。若使伸提,见针上,将皮吸起,或一分,或二分,正气相停,方可用盘盘二者,顺摇三者。加提三,将针向左右盘,加七摄,用气流行,搓搓再加三提七摄,此气行数度毕有准。男女心肾水火不济病证十八法肾属主生门,有 羸气也昏,肩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henshu/791-7-1.html

针法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右两侧外方斜刺,直接针在肌肉部分,好象鸡爪的形状。这是应用于脾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候气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体虚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8-1.html

《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贴 貌似古方欺人 卷下·治法 司天运气 医道通治道 五方异治 随国运 针灸失传 针法 出奇制 治病缓急 治病分合 发汗不用燥药 不可轻汗 伤风难治 攻补寒热同用 临病患问所便 治病不必顾忌 深...

http://qihuangzhishu.com/160/index.htm

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患者和昏厥、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留针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一)静留针法:《素问·离合真邪》有"静以久留"之说,即是针下气至后,让其自然地留置穴内,不再运针,到时出针。临床多用于对针感耐受性较差的慢性、虚弱性患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13/50.htm

共找到253,2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