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下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寒下指使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属里实热证的燥屎,饮食积滞,积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 【寒下】 使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属里实热证的燥屎,饮食积滞,积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对于孕妇、新产妇及久病虚弱人忌用。但正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53.html

寒下热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上寒下热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寒症,下部表现为热性的证候。 【上寒下热】 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寒症,下部表现为热性的证候。可见于病因上的寒热错杂而致。如热邪发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70.html

寒下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使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属里实热证的燥屎,饮食积滞,积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对于孕妇、新产妇及久病虚弱人忌用。但正气虚弱的病人如果有用寒下的必要时,应配合补气药同用。大便燥结,同时有火眼、头痛、苔黄腻、脉数的,用大承气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anxia-2513.html

寒下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使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属里实热证的燥屎,饮食积滞,积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对于孕妇、新产妇及久病虚弱人忌用。但正气虚弱的病人如果有用寒下的必要时,应配合补气药同用。大便燥结,同时有火眼、头痛、苔黄腻、脉数的,用大承气汤(...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350.htm

寒下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一方面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另一方面,热邪结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②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灵枢·刺节真邪》:“上寒下热,先刺其项...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967.htm

导滞通腑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以疏导积滞为目标的泻下法。参见“寒下”法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331.htm

导滞通腑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以疏导积滞为目标的泻下法。参见“寒下”法之。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aozhitongfu-2498.html

通腑泄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法之一。简称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寒下、增液泻下等法皆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94/319.htm

中医治法之泻下法?_【中医宝典】

...表里俱急、内外壅实者,就应表里双解,汗下并用。又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多种治法,当随症施药。具体治法是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 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40.html

攻下法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攻下法是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攻逐邪实,荡涤肠胃,排除积滞的治法,又称下法。下法广泛应用于燥屎、积滞、实热及水饮等里实证。1.适用范围因证候不同,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等法。(1)寒下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有下燥屎、泻实热等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6/43.htm

共找到2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