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伤寒论·子目及其源流_【中医宝典】

...关键词:子目 伤寒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67.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030012) 赵怀舟 吴晋蒲 刘莉萍 王红梅 王象礼 张珉珉 指导 李茂如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0.html

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淳化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孙思邈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此本即六朝江南诸师秘传本之一,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故名淳化本伤寒论。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宋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85.html

宋本伤寒论文字正讹_【中医宝典】

...赵开美(1563~1624年)翻刻宋本伤寒论赖赵开美翻刻传承至今,虽有十余讹字,不伤其伟大价值。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45.html

医学源流在线阅读

...,有求胜古人之心而大言失实者,故其论病则自岐黄以外,秦越人亦不免诋排。其论方则自张机金匮要略伤寒论之外,孙思邈、刘守真、李杲、朱震亨皆遭驳诘。于医学中殆同毛奇龄之说经。然其切中庸医之弊者,不可废也。医学源流论 目录◎ 原序◎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8.html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本。全书共12篇。在个别条文与文字方面也与宋本互有出入,特别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本书中则多析为注文,而注文又有旁注、脚注、大字附注等形式,作为一种古传本,在校勘、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46年日人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44.htm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本。全书共12篇。在个别条文与文字方面也与宋本互有出入,特别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本书中则多析为注文,而注文又有旁注、脚注、大字附注等形式,作为一种古传本,在校勘、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46年日人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58.htm

关注宋本伤寒论的俗字_【中医宝典】

...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识别困难。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医古籍的一项重要任务。 俗字的写法有一定规律可循。宋朝孙奕示儿编对俗字的书写规律有概括,可参。 赵开美本伤寒论“沉”作“沈”、“覆”作“復”既不是讹字,也不是俗字,附论于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0.html

诗学源流在线阅读

...诗学源流。 诗之宗派,即文之经纬。纷纷纶纶中,一线穿成,可谓金针度尽。而黜灵运於晋,不得并於陶;殿翁山於明,直上承乎李,尤为独具只眼。南丰赵勉斋识 权衡诸家处,皆有来历,其文气充沛如江河。凡水之蓄泄分合,一以山石为体,而行乎自然,盖庶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715.html

半表半里最初出现于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胡希恕先生明确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反复读伤寒论可知,半表半里是产生六经的关键。考证本经汉书·艺文志伤寒论可见确切轨迹。半表半里概念仍是八纲病位概念,是表和里的衍生概念,产生于伤寒论,如第97条:“血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34.html

子目的解释_子目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细目 specific item;subtile 丛书子目 国语辞典 一種書籍條例。為總綱內再分出的細目。...

http://hanwen360.com/c/115204.html

共找到505,3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