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积香 沉香二十五两,笺香、甘松(拣净),各十两;麝香末半斤。 上为末,炼蜜搜和,用如常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是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 【太平惠民和剂局】 是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宋代对药材多行官卖,十一世纪后期在京城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制造,出售丸、散、膏、丹和药酒。此后,几经改名,而且不少省、州、县也...
...是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宋代对药材多行官卖,十一世纪后期在京城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制造,出售丸、散、膏、丹和药酒。此后,几经改名,而且不少省、州、县也相继设立。当时把制剂药物的部分称为“修合药所”或“和剂局”,把出售药物的...
...是宋代政府官方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机构。宋代对药材多行官卖,十一世纪后期在京城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制造,出售丸、散、膏、丹和药酒。此后,几经改名,而且不少省、州、县也相继设立。当时把制剂药物的部分称为“修合药所”或“和剂局”,把出售药物的...
...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太平惠民局之名称是渐次改易而成的。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将药物也列入国家专卖。适应这一形势成立了合卖药所,又名熟药所,负责制造和出售成药。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时,熟药所中制药和卖药业务已明确划分。...
...《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
...《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
...上天纵深仁,孝述前烈,爰自崇宁增置七局,揭以“和剂”、“惠民”之名,制给卖,各有攸司。又设“收买药材所”,以革伪滥之弊。比诏会府,咸置药局,所 祖考之德泽,可谓曲尽。然自创局以来,所有之方,或取于鬻药之家,或取于陈献之 经参订,不无舛讹,虽...
...上天纵深仁,孝述前烈,爰自崇宁增置七局,揭以“和剂”、“惠民”之名,制给卖,各有攸司。又设“收买药材所”,以革伪滥之弊。比诏会府,咸置药局,所 祖考之德泽,可谓曲尽。然自创局以来,所有之方,或取于鬻药之家,或取于陈献之 经参订,不无舛讹,虽...
...。【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心腹刺痛,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呕逆恶心,饮食无味。【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桂花汤【处方】干姜(炮)9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