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中国卫生部22日表示,为提高药物安全性监测,应鼓励中国医疗机构主动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以便收集数据,提高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张宗久在第五届清华大学中国卫生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安全用药是医疗机构质量...
...据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张宗久22日在第五届清华大学中国卫生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安全用药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一重要方面,为提高药物安全性监测,应鼓励我国医疗机构主动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以便收集数据,提高应对、解决问题...
...作用与不良反应,临床用药要完全避免不良事件是不现实的。在用药时注意权衡利弊、合理使用非常关键。 按适应证用药王广发谈到,按适应证使用抗菌药物是基本原则之一,必须有明确的感染指征时才能使用,避免超适应证用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
...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的Thomas J. Moore博士及其同事,合并分析了从1998年到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所收集到的所有药物不良事件的报告,显示因药物不良事件而致死的数量在8...
...常被报告造成死亡的药物中,止痛药和免疫调节药物的比例尤其高。 研究者对其中超过500例的报告亚群进行了单独分析。在1999年时,由于药物安全问题撤药占到报告不良事件的26%,但是2005年时该比例已不到1%。在1998年时,13种生物技术...
...不良反应。撤市后的调查发现,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患者因眼部不适到眼科就诊,但药物研究者认为与药物无关而未报告。实际上,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眼部不适”即为不良事件,尽管当时人们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些不良事件与药物有关,但如果对所有不良事件都进行了认真的...
...宣传教育提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护工作者的药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建立配套的制度,鼓励全社会都积极报告所有的不良事件,才能真正推动药物警戒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为了推进药物警戒制度,金少鸿建议:要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药品是效益与...
...是抗精神药氯氮平。导致数非致命不良事件的药物是雌激素、胰岛素、β-干扰素、帕罗西汀、奥施康、华法林等。 美国药物安全专家Thomas J. Moore说,1/4的副作用是由处方药的应用增加所致,从1998年以来,新的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使报告...
...实验对象至少接受了一剂30微克的rospa疫苗,5 467名实验对象至少注射了一剂安慰剂。对实验对象进行了20个月的观察。从每个组中的4 999名实验对象获得了关于被认为与注射疫苗相关的不良事件的信息。 最经常报告的不良事件是注射部位疼痛,...
...编者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医疗器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在发挥其正常功用之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为了提高广大医师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识,增强监测、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