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认识世界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三项原则: 一是“天下随时”;二是“道法自然”;三是“立象尽意”。 这三项原则决定了中国传统的思想原点是“以时为正”,其关注和认识的层面是事物的现象层面,是发现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 以时为正——天下随时 《...
...而且认识所指,就是现象本身,就是要把握事物现象层面的规律。 《易系辞》说,圣人“观象于天”,“立象以尽意”,而《内经素问》有“阴阳应象大论”。他们所说的象,就是现象,就是主张观物取象,并以象的形式或意象性概念来概括和表述现象层面的规律。“阴阳...
...自然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人们尊重道,就会天下太平;背离道,就会遭殃:“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矢之。”(24章)他还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
...科学偏重综合整体,着意功能虚体,目的在于尽物(人)之性,共存共荣。 “体”科学与“象”科学的学术地位 如上所述,世界有空间和时间两大方面,空间方面显示为“体”,时间方面显示为“象”。“体”指形体、形质;“象”指事物自然运变的动态表现,即变动...
...背离道,就会遭殃:“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矢之。”(24章)他还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35章)就是说,遵照大道,天下归顺;天下归顺,就能过上安泰的生活。“道法自然...
...的初始概念,也是贯穿中国学术发展的主要范畴。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各种气名271类,2997个。从生命活动、病因、病机、证侯,到药性、治法、养生,无不贯穿着气的理论,并坚信“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的理念。 物质之气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nature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natural 属于或...
...个大学派之一,专讲“唯物思想”的“自然外道”,和中国老子所说“道法自然”的自然,并不相关。二者并未结为姊妹道,或者兄弟道什么的,并无彼此互通声气之嫌。 印度当时的自然外道,属自然学派,其所谓的“自然”,完全从物理观点而说。但是老子的思想绝非...
...□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曾经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历史已经推演到21世纪,现代科学飞跃发展,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
...《本草纲目》提供了一个更独立、更完全的植物世界,从而使阅读成为对草之本更加单纯的追思。作为清代有名的文人,吴其浚写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这两部书,那种“格致”功夫中所包含的用意,未必不是中国文人追思自然心情的自觉表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