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病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称之为"常色"。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中医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这种说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内在联系。 面色要注意"色"和"泽"两个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46.html

指甲月牙诊病不可靠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月牙色紫容易头晕、头痛、脑动脉硬化等;月牙色黑,见于严重心脏病、肿瘤或重金属中毒等。 这些虽在加强人体认识,扩大诊断视野,提高诊疗效果上有一定价值,但均缺乏理论依据,有待探索研究。 靠月牙诊病缺乏中医理论支撑。月牙属于中医望诊中的局部望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00.html

中医是怎样诊病的?_【中医宝典】

...中医诊病,主要有、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所以,通过、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诊察疾病表现在各个方面的症状,就可以了解疾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45.html

诊病与破案的思考......_【中医宝典】

...语破天机。 华氏脉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医、闻、问、切的精髓体现,是真正的“揣其外,思其内”的诊断精华体现。通过体表的各种现象,如舌象、脉象、象、手象、耳象等一些重要的生理现象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位置。由于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综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6.html

中医望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红肿 中医望口与唇之唇舌色淡 中医望口与唇之茧唇 中医望口与唇之茧唇溃蚀 中医望口与唇之口唇疱疹 中医望口与唇之口糜 中医望口与唇之兔唇 中医望口与唇之下颏、口角青黑,舌上红点 中医诊病 中医望目之白睛淡黄 中医望目之睑眩赤烂 中医望目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wangzhen-713-1.html

切脉诊病_【中医宝典】

...切脉诊病,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黄连(既能泻大肠火,也能清心火,一举两得)治疗,七剂后复诊,大便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6.html

何为望闻问切?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为中医用语。,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中医诊病方法是、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 称为四诊。 望诊, 就是用眼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 神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60.html

诊病须知四诊_《知医必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诊病之法,无过于、闻、问、切,所谓四诊也。此四字无人不知,果得其法,病无不治。而医多差误者,口能言之,而心不能得,手不能应也。其中奥妙,本难尽言,然初学诊病,果能得其大略,临症留心,久之纯熟,自然触手成春。第一曰。望者,其色也。凡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bibian5718/305-6-0.html

中医诊病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唇青紫中医称为“紫绀”,这是机体缺氧或药物中毒的征象。常伴有面色暗红或淡青,胸闷不舒或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 唇红润湿燥适度,肠胃健康。 唇青紫中医称为“紫绀”,这是机体缺氧或药物中毒的征象。常伴有面色暗红或淡青,胸闷不舒或时有心慌气短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30.html

诊病须知四诊_《知医必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诊病之法,无过于、闻、问、切,所谓四诊也。此四字无人不知,果得其法,病无不治。而医多差误者,口能言之,而心不能得,手不能应也。其中奥妙,本难尽言,然初学诊病,果能得其大略,临症留心,久之纯熟,自然触手成春。第一曰。望者,其色也。凡人...

http://qihuangzhishu.com/305/6.htm

共找到418,5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