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_《药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根据浦肯野纤维离体实验所得的药物电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可将抗心律失常分为四,其中又分为A、B、C三个亚。(一)——通道阻滞1.A 适度阻滞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2.B 轻度阻滞通道,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

http://qihuangzhishu.com/951/227.htm

抗心律失常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_《药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药物的分类根据浦肯野纤维离体实验所得的药物电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可将抗心律失常分为四,其中又分为A、B、C三个亚。(一)——通道阻滞1.A 适度阻滞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2.B 轻度阻滞通道,属此类的有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lixue/951-23-2.html

常用抗心律失常_《药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通道阻滞(一)A类药物它们能适度减少除极时Na+内流,降低0相上升最大速率,降低动作电位振幅,减慢传导速度。也能减少异位起搏细胞4相Na+内流而降低自律性。也延长通道失活后恢复开放所需的时间,即延长ERP及APD,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lixue/951-23-3.html

胺碘酮_《药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ERP都显著延长,这一作用比其他抗心律失常为强,与阻滞通道及失活态通道有关。【体内过程】口服吸收缓慢,生物利用度约40%~5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广泛分布于组织中,尤以脂肪组织及血流量较高的器官为多,表现分布容积高达66L/...

http://qihuangzhishu.com/951/244.htm

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_【中医宝典】

...1第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489.html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_《药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这类药物主要阻断β受体而对心脏发生影响,同时还有阻滞信道、促进钾信道、缩短复极过程的效应。表现为减慢窦房结、房室结的4相除极而降低自律性;也能减慢0相上升最大速率而减慢传导速度;某些β受体阻断能缩短APD和ERP,且以缩短APD为显着...

http://qihuangzhishu.com/951/241.htm

抗癫痫_《药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共济失调,造血障碍。扑米酮乙琥胺机制未明小发作常用药。对其他类型发作无效。眩晕,嗜睡,胃肠道反应,粒细胞缺乏,再障。丙戊酸阻滞Na+通道,抑制GABA代谢酶各型癫痫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共济失调,致畸。苯二氮地西泮增强GABA能抑制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lixue/951-16-1.html

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分类_《心脏病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洋地黄、钾盐、异丙肾上腺素等。以上仅是根据主要的电生理作用来分的,而有些药物可有多种电生理作用,如胺碘酮不仅具有第Ⅲ的作用,而且有第通道阻滞作用,溴苄胺及甲磺胺心定属第三类药物,亦具有Ⅱ的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975/62.htm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近代认识_【中医宝典】

...药物分类,是Vaughn Williams分类法。 阻滞细胞通道,抑制心房、心室及浦肯野纤维快反应组织的传导速度。 进一步可分为3a通道阻滞中等速度,复极时限延长,如奎尼丁 、普鲁卡因胺、双丙吡胺,b通道阻滞快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24.html

肌松的作用机理与分类_《外科学总论》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束收缩,这是由于终板电位开始去极化,但未延及到整个肌纤维的结果。使用抗胆碱酯酶不能拮抗、反而增强肌松作用。(三)双相肌松 这类有氨酰胆碱,大量或长期使用琥珀胆碱后亦能出现。先呈现去极化阻滞阻滞),后移行为非去极化阻滞(Ⅱ相阻滞...

http://qihuangzhishu.com/985/50.htm

共找到187,0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