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S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抗凝因子,由肝脏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蛋白S的抗凝作用主要是以辅助活化蛋白S来实现。 PS活性 65%~140% 自由PS浓度 70%~140% 总PS浓度 70%~140% 可疑因子Ⅴ莱顿 正常蛋白S活化率≤...
...蛋白S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抗凝因子,由肝脏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蛋白S的抗凝作用主要是以辅助活化蛋白S来实现。 蛋白S途径缺失使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增加(表1),尽管有猜想认为血栓形成的高度危险性与获得性PC缺失之间存在联系,但仍需证实。 ...
...台湾研制抗SARS病毒疫苗取得新进展,台湾军方的一家医学院二十四日称已研发出两种可毒杀SARS病毒的次蛋白S2和S6,正在向“卫生署”申请人体实验中,未来两、三年内将可望大量生产。 该医学院当日上午发表这项研究报告。主持人陈小黎教授表示,...
...(一)发病原因 在静脉血栓的病因中,遗传PS缺陷症约占5%。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蛋白S活性及含量降低。 (二)发病机制 由于PS是蛋白C(PC)的辅因子,其缺乏时主要导致PC灭活因子Ⅴa和因子Ⅷa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静脉动血栓形成。...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易栓症,分纯合子型和杂合子型,临床上以Ⅰ型杂合子居多,主要表现为静脉血栓形成。...
...1965年,Moor从牛脑浸液中分离出一种高度酸性钙结合蛋白,富含苯丙氨酸,分子量21kD,它在中性饱和硫酸铵溶液中100%溶解而命名为S—100蛋白(S—100protein)。早期,人们认为S—100蛋白是一种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存在...
...S蛋白(CP或S)为血清中一种α单链糖蛋白,分子量83kDa。SP的主要调节作用是可与C5b~7的亚稳态结合部位竞争靶细胞膜脂质,通过形成亲水性的SPC5b~7(简写为S5b~7)复合物,而使C5b~7失去膜结合活性。这样,便可保护补体...
...由于前S蛋白比HBsAg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因此出现前S蛋白后很快就有前S抗体出现。故前S抗体是存在HBV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在抗-Hbe血清转换后达到高峰值,但存在时间较短,一般在急性感染者恢复期中仅持续约6~12个月,常与其他...
...由于前S蛋白比HBsAg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因此出现前S蛋白后很快就有前S抗体出现。故前S抗体是存在HBV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在抗-Hbe血清转换后达到高峰值,但存在时间较短,一般在急性感染者恢复期中仅持续约6~12个月,常与其他...
...蛋白C的抗凝途径,作为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和抗凝血酶的附属物,是凝血级联反应中另一重要抑制物。基本组成包括蛋白C和它的辅因子蛋白S,两者都是依赖维生素K的止血蛋白质,共同水解灭活凝血加速剂(因子Ⅴa和Ⅷa)。蛋白C、蛋白S降低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