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500例接受球囊扩张和(或)血管内放射治疗(常规组)。结果显示,DES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显着低于常规组。术后6~9个月冠脉造影随访显示,DES组支架内再狭窄率显着低于常规组,术后9~12月临床随访表明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和死亡率无显着...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球囊扩张治疗阶段,裸金属支架(BMS)治疗阶段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阶段。近些年的研究显示,与置入BMS相比,置入DES可明显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因此,DES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的药物和中医活血化瘀药物 ,并结合降脂及抗心肌缺血药物 ,治疗 10余例冠脉支架后再狭窄病人 ,取得了满意疗效 ,使患者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症状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
...病变(如参考血管直径较大的单支病变)应进行效价比分析,最大程度保证患者能从DES治疗中获益。在我国目前国情下,我们应该正确评价裸金属支架(BMS)在PCI治疗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筛选更适合DES治疗的病变和患者,而不应一味强调使用DES。 ...
...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因为效果明确和创伤小而得到迅速普及,并很快超过外科治疗的应用,但是其极高的再狭窄发生率(30%~60%)使应用受到限制。虽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金属裸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再狭窄发生率仍在...
...药物支架的诞生和临床应用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降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如何避免支架内血栓形成已经成为临床的一个新的难题。对于临床相关专业医生来说,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支架、科学指导病人持续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对医患双方均...
...治疗血管慢性闭塞、弥漫病变、钙化病变优于球囊血管成形术,而且对球囊成形术后出现的急性血管闭合有效。②热效应热抛光或封焊作用,在球囊扩张后接着应用,可使球囊扩张所造成的血管腔面由不规则变平滑,且封焊剥离的内膜,从而减少血小板粘附近和血栓形成。③...
...360例病人随机接受DES(2.5或10 μg/cm2 放射菌素D)或金属支架(MS)治疗。研究的主要终末点为30天发生较大不良心脏事件(MACE)、血管造影显示直径狭窄、组织影响和6个月血管内超声(IVUS)测定的平滑肌细胞体积。 如果...
...狭窄)16例次。 经股动脉穿剌法动脉造影证实,上述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85%~100%,病变长度为5mm~200mm。治疗成功标准为:溶栓后达timi3级灌注,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成功标准为,原狭窄程度减轻>25%,残留...
...弥漫性支架内再狭窄(图A)。OCT清晰显示支架放置良好,新生内膜覆盖支架(图B)。采用切割球囊对病变进行血管成形术治疗。术后,冠脉造影显示管腔边界平滑(图C),但OCT则显示管腔表面不规则,新生内膜有裂隙(图D)。 OCT可能有助于对冠状动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