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炳南医案——气血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疳病)。 【辨证】 气血。 【方药】 当归5g,太子参5g,鸡血藤lOg,熟地黄5g,黄芪5g,白术5g,白芍5g,鸡内金5g,茯苓5g,炙甘草3g。水煎2次,混合药汁,经浓缩,分3次,日服。 二诊:服药1个月,病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19.html

中医医案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脱证 霍乱兼转筋 霍乱吐泻 霍乱脱证 将成慢脾风 姜兴俊医案 结胸证案 噤口痢 警惕老年性耳聋耳鸣 坎炁补肾配黄芪,先天后天同治 咳血兼吐血证 口疮刘永年医案——脾胃积热 口疮朱国强医案一心脾积热 冷积腹疼 黎炳南医案——气血 黎炳南...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yian-731-1.html

曹必如医案——气血亏乏,脾肾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淡少苔,指纹淡。 【诊断】 营养不良(中医:疳病)。 【辨证】 气血亏乏,脾肾。 【治法】 健脾益肾,补气养血。 【方药】 八珍汤合扶元散。红参3g,黄芪6g,熟地黄6g,当归3g,白芍6g,怀山药6g,茯苓6g,炒白术6g,生牡蛎15...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48.html

黎炳南医案——痰瘀阻滞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功-青由涣半夏、陈皮祛湿化痰;茯苓健脾宁心;远志、石菖蒲涤痰安神;佐丹参活血通络;竹茹合郁金增其化痰开窍之功;磁石安神定志。诸药合用以达涤痰通窍之目的。 [选自黎世明.全国著名中医经验集从书·黎炳南儿科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20.html

乔仰先_案十、阴阳气血不足(阴阳型)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阴阳气血不足(阴阳型)。治法:调阴阳,补脾肾,兼益气血。主要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白芍、生地、山栀、干茅根、枸杞子、巴戟天、红枣。经过治疗6个月后,面色转华,精神较好,畏寒低热清除,出血斑点由减轻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aoyangxian/477-5-10.html

气血半身不遂治验_《一得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一徽州客.年五十许.忽一日右半身如瘫痪.卧床不能转动.筋脉不拘急.亦无痛苦.召余诊之.右脉沉细如丝.软无力.左脉和缓无病.细审毫无风象.体肥肌丰.又非痰火.乃气血.归并一偏之病也.仿王清任补阴还阳五汤法.用黄 四两.当归五钱.赤芍二...

http://qihuangzhishu.com/829/65.htm

刘韵远医案——脾肾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松软,小腿呈弓形,鸡胸,驼背,唇色淡。舌淡苔黄,脉细无力。 【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辨证】 脾肾。 【治法】 补肾填髓,益气养血,佐温经通络。 【方药】 紫河车1具,煅牡蛎30g,黄芪30g,...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33.html

何为气虚、血虚、气血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将停,危在顷刻。 3.气血 指既有气虚之象,又有血虚之象的症候。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先有血虚无以化气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少气赖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63.html

产后调理(气血,肝肾不足)_妇科方剂_【中医宝典】

...见形寒肢冷;血虚,血脉不充,无以上荣头目,故头晕耳鸣,并见舌淡,脉细;心血亏,血不养心,则心神不宁,睡眠欠佳;产后阴亏津耗,致肠道失润,大便不畅。证属产后劳累,气血,肝肾不足。治疗以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养心安神、润肠通腑为则。处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768.html

气血虚证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依据。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脉弱等是气虚的主要表现;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脉细等是血虚的主要表现。心悸失眠,为血不养心所致。在辨证时,除掌握气血的证候外,尚须结合脏腑辨证,察明病变与哪些脏腑有关,寻找原发病,以揭露病变本质,才能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82.html

共找到232,2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