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医案——风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 【查体】 面部潮红,躯干、四肢散在丘疱疹、抓痕、结痂、脱屑,腋窝小片糜烂、皮肤增厚。苔薄、舌红,脉细数。 【诊断】 婴儿湿疹(中医:奶癣)。 【辨证】 风热,风湿之热侵袭蕴阻肌肤。 【治法】 泻肺热,祛风湿,清咽和胃。 【方药】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40.html

马绍医案——肾虚风燥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前方续用,不必更改。 【按语】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三脏虚弱,肺虚易受风热,脾虚易生湿浊,肾虚不能纳气,以致“哮喘”频作,治宜益气润肺、补肾纳气、健脾和胃,多方位调理,或能除疾,坚持服药,以待痊愈,需随访观察。本病初用黄芪,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42.html

中医医案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刘弼臣医案——邪壶内陷 刘韵远医案——风热感冒 刘韵远医案——脾肾两虚 流产后满闷 芦荟齑粉撤敷,效擅敛疡止血 罗和古医案——湿热侵心 萝卜取汁饮之,喜其快膈宽胸 马融医案——肝风内动 马融医案——肝阳上亢 马绍医案——风热 马绍医案...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yian-731-1.html

马绍医案——脾经湿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山药、扁豆、甘草健脾为臣;藿香、木香、陈皮、六曲和胃为佐使。泻脾不伤脾,和胃扶正气,驱邪解毒,不伤正气,治小儿之疾,尤为重要。 [选自宋瑜,马绍,李咏梅.马绍尧教授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经验,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4):20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41.html

马绍医案——心肝火旺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直诀》中导赤散加味,生地黄凉血清热养阴,木通降火利水泄热为君;竹叶清心利水,引热下行从小便而出,黄连泻心火,大黄泻肠道热结共为臣;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佐使,辨证准确,用药适度,疗效明显。 [选自宋瑜,马绍,李咏梅,马绍尧教授治疗婴儿湿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43.html

风热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王静安医案——风热 李某,女,3岁。 【初诊日期】 2000年12月5日。 【现病史】 咳嗽气粗,痰鸣,发热,烦躁不安,时有吵闹,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诊断】 支气管肺炎(中医:肺炎喘嗽)。 【辨证】 风热,热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87.html

风热_【中医宝典】

...风热证是指风热外邪侵犯系,卫气受病所表现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发热,微恶风寒,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病机分析:风热失情肃则咳嗽,热为阳邪,灼液成疾,因此痰稠色黄,卫受邪,卫气抗邪故发热,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99.html

汪受传医案——风热夹湿,热重于湿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的幼儿多见,常在幼儿园流行。部分患儿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纳呆、腹痛、淋巴结肿大等。中医古代文献未见本病的记载,汪师认为本病主要因外感风热或时邪疫毒,人里与内湿相搏,外发肌表而出疹。主要病位为、脾,主表,风热疫邪首犯卫,故出现鼻塞...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5.html

王烈医案——风热咳嗽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厚,舌质红。。心音钝,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问中闻及干湿哕音。腹软,脉数。透视:胸部X线透视可见纹理增强。 【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咳嗽)。 【辨证】 风热。 【治法】 清热疏风,止咳。 【方药】 消咳灵(白屈菜、百部、贝母、黄芩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20.html

俞景茂医案——脾气虚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炙麻黄、生栀子),每服1. 5g,1天3次。 l周后,白天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夜间尿床次数也明显减少,有时主动起床小便,或呼醒家长要小便,2周后遗尿未作。继服6周,随访1年未复发。 董廷瑶医案——肾阳不足 周某,男,6岁。 【现病史】 小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89.html

共找到111,8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