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解表、通络祛风、调理气机的作用,对预防感冒、高血压所致中风,以及痈疽等有较好的效果。预防高血压所致中风多采用风门温和灸(法同足三里温和灸);预防流感和感冒多采用风门隔姜灸。 风门隔姜灸:在流感流行地区可于风门穴施隔姜灸法,每次用黄豆大艾...
...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取穴方法: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
...打法。 点穴次序:同感冒。 治疗效果:病期在半年以内的,治疗l-3次,即可痊愈。病期数年的慢性患者,就比较困难。 附:治疗咳嗽手法(捏、揉、推、切、摇) 第七颈椎(简称七颈)捏起放开100次(肌肉紧捏放困难,可以改为捏住上提);风门、肺俞穴捏...
...目录 《外科集腋》大风门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集腋》:大风门散【处方】独活1两,羌活1两,木瓜1两,川牛膝1两,威灵仙1两,细辛5钱,制首乌5钱,钻地风5钱,川乌(炮,去尖)5钱,防风5钱,川芎5钱,五加皮5钱,苍术(炒)5...
...小柴胡汤(方祖)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下) 芎辛汤(头痛门) 人参胃风汤(四君子汤下) 升麻胃风汤(中风门)...
...急,药不得下。细辛 簿荷 猪牙皂角 雄黄(各二钱) 为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俟喷嚏后,然后进药,如不嚏者不治,牙关紧甚,前药中加麝香少许,或用乌梅或白梅,去核,同药擦牙。酸先入筋,使牙关酸软利开,亦木克土之义,盖牙龈属阳明胃土也。或有单用...
...独活5钱,川木鳖2两(水煮胀,去皮毛,麻油炸黄),木瓜3钱,苍术3钱,5加皮3钱,蕲蛇肉3钱,原麝香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无名肿毒,痈疽发背,筋骨疼,痛风流注。【用法用量】每服7-8分至1钱,陈酒送下。另加山杨柳4两(即芫花根)...
...姜灸,灸中极、气海、神阙、肾腧、命门穴。用花生大小艾炷,每穴灸3~5壮,每天一次。 小儿艾灸不同于成人,因小儿好动,多不配合,临床多采用艾条灸(温和灸),对于配合的小儿可采用隔姜灸治疗。《痰火点雪》中说:“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
...小柴胡汤(方祖)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下) 芎辛汤(头痛门) 人参胃风汤(四君子汤下) 升麻胃风汤(中风门)...
...陈实功曰∶钮扣风,乃风湿凝聚生疮,久则搔痒如癣。不治则沿漫项背,治以冰硫散搽。(《正宗》)钮扣风门主方冰硫散(《正宗》)樟冰 明矾 川椒(各二两) 硫黄(三两)上为细末,先用萝卜一个,挖其内,将药填满腹,将原皮盖之,湿纸包三四层,灰火内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