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调养神志未病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认为四时调养神志,这样的未病是保全身体、延长寿命的圣人之道,所以朱丹溪主张要“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 “今以四时调养神志未病者,是何意邪?盖得身全命长者,所以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33.html

不治已病未病_《丹溪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养其阴,圣人秋冬未病者如此。或曰∶见肝之病,先实其脾脏之虚,则木邪不能传;见右颊之赤,先泻其肺经之热,则金邪不能盛,此乃未病之法。今以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未病者,是何意邪?盖...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xixinfa/650-7-0.html

不治已病未病_《丹溪心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养其阴,圣人秋冬未病者如此。或曰∶见肝之病,先实其脾脏之虚,则木邪不能传;见右颊之赤,先泻其肺经之热,则金邪不能盛,此乃未病之法。今以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未病者,是何意邪?盖...

http://qihuangzhishu.com/650/5.htm

不治已病未病论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养其阴,圣人秋冬未病者如此。或曰∶见肝之病,先实其脾之虚,则木邪不能传;见右颊之赤,先泻其肺经之热,则金邪不能盛。此乃未病之法。今以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6-7.html

不治已病未病论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养其阴,圣人秋冬未病者如此。或曰∶见肝之病,先实其脾之虚,则木邪不能传;见右颊之赤,先泻其肺经之热,则金邪不能盛。此乃未病之法。今以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

http://qihuangzhishu.com/336/55.htm

张仲景未病四层涵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未病的核心内容是重视预防,提倡养生。《金匮要略》中指出:“夫人禀五常,因风气生长,风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提示注意养生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条件。如何养生?仲景所论颇多,笔者归纳为四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966.html

市场有需求中医展身手——未病思想服务百姓前景看好_【中医宝典】

...层次,贯穿于疾病隐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未传、传未变、变未果的全过程。根据这样的功能定位,医院整合了原有的资源,将未病中心分为三个板块:“体质辨识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和“传统疗法中心”。三个部分以中医体质学说为主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10.html

未病是中医药的特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相对于这个健康的定义,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定义:“亚健康是一种既没有疾病,又不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未病”的第一层意思就是“未病先防”,就是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85.html

冷静看待未病_【中医宝典】

...未病”勿忘“已病” 近年来,“未病”成为中医界的热门话题,从专题学术会议到“未病”专科,甚至还在筹划设置“未病”专业。然而,这并非是说中医学的宗旨就是“未病”,而非“已病”。中医阵地虽遭蚕食犹能坚守不倒,就是因为在许多疾病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18.html

未病更应知禁忌_【中医宝典】

...一部分是经验智慧的总结,更多的是各种教训的结晶,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训。中医学的发展,就是宜与忌的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用禁忌警示后人,哪里是“雷区”,不可接近。不懂禁忌,进而违反禁忌,就会带来风险。 中医学重视“未病”,中医禁忌是实现“未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8.html

共找到409,7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