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隔姜灸大椎、风门、肺俞可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寒益肺解表。灸后喝杯温开水可振奋阳气的宣发。本方法与目前临床治疗妊娠期风寒感冒的其他方法相比,在克服和解决...
...祖国医学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隔姜灸疗法,它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一片细辛2g、麝香0.2g。上药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填满脐中,把1片厚约3mm的姜片盖在药末上,上置大艾柱施灸。每穴灸1次,10次为1疗程。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薛仕妹 ...
...是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运行无力所致。无论是气滞血瘀、寒凝,还是气血虚弱、肝肾亏虚,均可致气血不畅、冲任失调,导致不通则痛,其中瘀是病机的关键。 神阙具有温补脾肾、调理冲任、温经散寒的作用,关元具有调理冲任、通利气血、祛寒止痛的作用。隔姜灸神阙...
...间接灸之一。取厚3毫米左右的生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待病人觉痛,将姜片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止,适用于一般虚寒病证。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姜灸,灸中极、气海、神阙、肾腧、命门穴。用花生大小艾炷,每穴灸3~5壮,每天一次。 小儿艾灸不同于成人,因小儿好动,多不配合,临床多采用艾条灸(温和灸),对于配合的小儿可采用隔姜灸治疗。《痰火点雪》中说:“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
...灸;治毒肿疼痛不可忍的隔椒灸等。后世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如《针灸逢源》治脱肛泻血“姜片置腧上,艾灸三十壮”的隔姜灸;《寿世保元》有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病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的隔巴豆饼灸。《本草纲目》治二便不通,“甘遂末...
...(1)无精子症:①取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足三里,隔姜灸,针用补法。②取肾俞、精宫(肾俞旁开1.5寸)、关元、足三里、血海,隔日针灸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捻转1次,平补平泻,肾俞、精宫、关元各灸20分钟。③取命门和肾俞、...
...有6~8千万不育夫妇,且以每年200万对的速度递增,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医治疗疾病须先辨证分析,下面是针灸的治疗方法: (1)无精子症: ①取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足三里,隔姜灸,针用补法。 ②取肾俞、精宫(肾俞旁开1.5寸)、关元、...
...(1)无精子症:①取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足三里,隔姜灸,针用补法。②取肾俞、精宫(肾俞旁开1.5寸)、关元、足三里、血海,隔日针灸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捻转1次,平补平泻,肾俞、精宫、关元各灸20分钟。③取命门和肾俞、...
...》中早有告诫:“时感未清,……均忌。” 鸭肉 性凉,味甘咸,也有医家认为鸭肉性寒,故外感风寒感冒者忌食。清代著名食医王孟英也早有告诫:“凡外感未清,……皆忌之。” 鸡肉 为补益之品,大补气血,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皆当忌食。中医治疗原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