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冀_【中医宝典】

...(1930-),陈可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的研究。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及疗效研究、补益脾肾方药延缓衰老理论及临床研究、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整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培养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17.html

陈可冀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陈可冀,1930年10月20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4年被选任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科教授、首席研究员;...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39.html

陈可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陈可冀陈可冀,男,汉族,1930年10月出生于福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keji/index.html

陈可冀_创新发展冠心病病证结合治疗方法学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AMI)陈可冀院士等认为,AMI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多汗、脉微等属中医“气虚”、“阳虚”甚至“阳脱”表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属于中医“血瘀”的范畴。由此提出气虚、心脉瘀阻是AMI的主要病机,主张益气活血法治疗AMI,并研制抗心梗合剂(...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keji/1345-3-3.html

陈可冀在香港预测中西医最快需十年可达到初步结合_【中医宝典】

...方法为病人治病,尤其适合医治各种癌症和痛症等。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荣誉教授陈可冀表示,目前中西医合作仍未能大规模地将两种医学结合,但依照现时的发展趋势,最快需时10年方可望初步达至中西医在医学上的结合。 陈可冀认为,中西医合作是历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289.html

陈可冀_提出“毒瘀致易损斑块”新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徐凤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动脉粥样硬化(AS)血栓性疾病由于累及的部位不同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严重的下肢缺血等不同表现,分别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中风”、“痛痹”、“脱疽”等范畴,陈可冀院士...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keji/1345-3-2.html

陈可冀_让心衰辨证趋于合理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治疗阳虚水停型心衰,陈可冀院士认为,此处切不可以药测证而机械理解。心衰病至此期,心气虚已进展为心阳、脾阳虚,无形或轻症之瘀已变化为有形之痰饮水气夹瘀,如不阻断则会迅速质变为阳虚水泛甚至阳脱证。故处于此阶段的心衰病人,本虚标实并存。基本方:茯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keji/1345-3-7.html

中国中医研究院加快中药科研成果转化_【中医宝典】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可冀教授领衔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一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最近作为该成果核心内容的精制元亨冠心片已在全国推广。 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一直是我国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12.html

吴仪副总理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行业作用共同做好非典防治_【中医宝典】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吴仪5月8日下午亲切会见在京知名中医药专家,并进行座谈。出席会议的有王永炎、陈可冀、李辅仁、焦树德等专家学者,北京市的医学专家张炳厚、王融冰等参加了会议。 著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842.html

西苑医院成立院士研究室_【中医宝典】

...,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建设的第一所大型中医院。近5年来,该院先后承担国家及部局级课题122项,获各级成果奖22项,其中由陈可冀和李连达两位院士及其领导的团队开展的“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923.html

共找到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