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法象_《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常有天命矣。五味所用苦泄 甘缓 酸收 咸软 淡渗泄 辛散法象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 升麻(气平,味微苦) 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742-6-32.html

东垣先生法象_《汤液本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常有天命矣。五味所用苦泄,甘缓,酸收,咸软,淡渗泄,辛散。法象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升麻(气平,味微苦)柴胡(气平,味苦辛)羌活(气微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tangyebencao5405/245-5-3.html

李东垣善用升散探讨_【中医宝典】

...关键词:李东垣 升散 文献研究 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创始人。他精研古典医籍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比较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脾胃学说的集大成者。在其用药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的特色就是很多方剂中都配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2.html

《医旨绪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七十三、邪客篇 七十四、大惑篇 七十五、十二经络脏象见证 七十六、王好古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脏腑泻火药 七十七、李东垣法象 用药法象 药性要旨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五味所用 法象 标本阴阳论 五方之正气味 随证治病药品 用药凡例...

http://qihuangzhishu.com/742/index.htm

《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邪客篇 七十四、大惑篇 七十五、十二经络脏象见证 七十六、王好古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脏腑泻火药 七十七、李东垣法象 用药法象 药性要旨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五味所用 法象 标本阴阳论 五方之正气味 随证治病药品 用药凡例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index.html

《卫生宝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元·罗天益撰,撰年不详。罗氏为李东垣门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但又旁采诸家,参以个人心得编成。卷一-三为误永鉴,结合病案,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卷四-二十为名方集,针对以内科为主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508.htm

《卫生宝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元·罗天益撰,撰年不详。罗氏为李东垣门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但又旁采诸家,参以个人心得编成。卷一-三为误永鉴,结合病案,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卷四-二十为名方集,针对以内科为主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87.htm

李东垣甘温除热思想浅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热为东垣治疗内伤诸证之常法。 具体应用 甘温除热思想立足脾胃,广泛应用于内伤诸证,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体现。李东垣据病机之不同,对甘温之品施以相应配伍,灵活变化。其具体应用概述于下。 配伍诸风,升清助阳,散火除湿 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春夏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16.html

法象的解释_法象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天地間的一切現象。 易經.繫辭上:「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

http://hanwen360.com/c/12672.html

李东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用药法象》《医学发明》《兰室秘藏》《活发机要》等。一、简介李杲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dongyuan/index.html

共找到174,5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