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三 方见《伤寒·少阳》小柴胡汤加减。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栝蒌根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
...◎《千金》矾石汤一治脚气冲心。矾石汤矾石二两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崔氏八味丸二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方在“消渴”。按:中风之病,仲景未尝立方,其证与八味甚合。崔氏以之治历节脚气,若以治中风,则妙甚矣。...
...内科著作。三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载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全书内容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病各着源流一...
...内科著作。三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载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全书内容以介绍杂病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病各着源流一...
...白散十 方见《伤寒·太阳》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白散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在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
...(包括文、图)均系抄录《疮疡经验全书》,仅作了部分次序的调整。现存几种清刻本和石印本。《外科枢要》外科著作。四卷。明·薛己撰。刊于1571年。卷一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卷二-三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四总...
...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幼科铁镜》儿科著作。六卷(又有二卷本)。清·夏鼎撰。刊于1695年。卷一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
...历节六 ◎乌头汤四 附方 卷三·外感杂病 ◎《千金》矾石汤一 ◎崔氏八味丸二 卷四·外感杂病 痉湿暍 二十七章 痉 十三章 痉病一 痉病二 痉病三 痉病四 痉病五 痉病六 痉病七 痉病八 痉病九 痉病十 痉病十一 痉病十二 ◎葛根汤六 方见《...
...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书撰成未久,即遭战乱而散佚,后经太医令玉叔和重新整理编次,得以流传。林亿等《伤寒论·序》说:“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晋·皇甫谧认为:“...
...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对此有相当的记载。北宋翰学士王洙在翰林院所存的残旧书籍中,得到一部《金匮玉函要略方》,这实际上就是《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该书共三卷,上卷论伤寒病,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有关妇科的理论。以后宋代林亿等人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