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 在手腕上横纹陷中.证治 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臂不能举.针灸 针入三分.不宜灸.按∶阳池乃手少阳三焦所过之原穴.手表腕上陷中.从无名指本节直摸至腕中心陷凹处.如池状.故名阳池.下针时不可摇手.仰其指掌.则穴位...
...原穴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 【原穴】 五俞穴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位置在腕或踝关节附近。《针灸聚英》:「所过为原。」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所地流过一样。...
...) 冲阳(胃) 合谷(大肠) 腕骨(小肠)按.难经云.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王海藏曰.假令补肝经.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太冲穴是)如泻肝经.于本经原穴亦泻一针.余仿此.自太渊至神门皆为俞.自阳池至腕骨为原.海藏皆为十二原者.岂五脏无原....
...连同阳经的原穴,合称“十二原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心包--大陵、心--神门、脾--太白、肝--太冲、肾--太溪(按:以上六穴本是六阴经的“俞”穴,均用以代替“原”穴)。大肠--合谷、三焦--阳池、小肠--腕骨、胃--冲阳、胆--丘墟、...
...) 冲阳(胃) 合谷(大肠) 腕骨(小肠)按.难经云.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王海藏曰.假令补肝经.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太冲穴是)如泻肝经.于本经原穴亦泻一针.余仿此.自太渊至神门皆为俞.自阳池至腕骨为原.海藏皆为十二原者.岂五脏无原....
...连同阳经的原穴,合称“十二原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心包--大陵心--神门脾--太白肝--太冲肾--太溪(按:以上六穴本是六阴经的“俞”穴,均用以代替“原”穴)。大肠--合谷三焦--阳池小肠--腕骨胃--冲阳胆--丘墟膀胱--京骨...
...。艾条灸5-10分钟。 【定位】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解剖】 下为腕背侧韧带,在指伸肌腱(桡侧)与小指伸肌腱之间;布有腕背静脉网、尺动脉腕背支的分支;有尺神经手背支、前臂后皮神经分布。 【主治】 ①头痛、目赤肿痛、...
...①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和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②五脏、心包及...
...(肺),神门(心),大陵(心包),太白(脾),太冲(肝),太溪(肾),合谷(大肠),腕骨(小肠),阳池(三焦),冲阳(胃),丘墟(胆),京骨(膀胱)。原穴多用于检测或治疗脏腑有关病证。《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
...肿痛,自汗肩臑内外疼。【注】●三焦表之原穴阳池,心包里之络穴内关,二穴应刺之证即:手之小指次指如废而不能用,目眦、耳后、咽喉肿痛,自汗,肩臑内外侧疼,皆三焦、包络经病也(见图一○)。心包络经表里原络穴主治歌心包原络应刺病,面红目赤笑不休,心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