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入血清总钙量相当恒定,为2.25 ~ 2.75mmol / L,儿童偏高。血浆和体液中的钙主要以结合钙和游离钙两种方式存在。前者主要与清蛋白结合,少量与有机酸结合,如拘椽酸钙、乳酸钙、磷酸钙等。游离钙与结合钙不断交换处于动态平衡,它...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结晶,有延展性。钙的化合物在工业上、建筑工程上和医药上用途很广。...
...1.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常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因钙离子可抑制钠离子内流,低钙血症时,抑制作用减弱,发生动作电位的阈值降低,因此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且可对一个刺激发生重复的反应,使神经-肌肉组织有持续性电活动。轻症时出现手指、脚趾及口周...
...低血钙低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异常减低。但由于临床上一般仅测定总钙,故总钙水平低于正常也称为低钙血症。血总钙降低可在低蛋白质血症时出现,并不一定反映离子钙的降低,因此血钙降低不一定和离子钙降低一致,但一般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 血清蛋白...
...(一)治疗 有症状和体征的低钙血症病人应予治疗,血钙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决定纠正低钙血症的快慢。若总钙浓度小于7.5mg/dl(1.875m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治疗。 低钙血症若症状明显,如伴手足搐搦、抽搐、低血压、...
...钙乳有明显的区别,后者多呈“芝麻”样分布。 2.肾盏内多发小结石 由于肾盏颈部狭窄而致肾盏积水,可合并多发微小结石。其临床表现与肾钙乳相似,很难鉴别。在X线片上,改变体位时,形态虽也可随体位而有变化,但结石的颗粒比肾钙乳大。 3.胆囊钙乳 ...
...(一)发病原因 肾钙乳是由许多直径为0.2~0.5 mm的微细的含钙颗粒呈混悬状态存留于肾盏憩室、肾囊肿或积水的肾盏内所形成的混悬液。梗阻和炎症时,肾单位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障碍、肾盏内尿液逐渐浓缩、使钙和磷酸盐等晶体成分呈饱和状态而沉淀下来...
...见于肝硬化、肾衰竭、遗传性L—a羟化酶缺乏等疾病,后者为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型。 3.维生素D抵抗:终末靶器官对1,25(OH)2D3不敏感,为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I型。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 (四)急性胰腺炎。 机理 成入每日需钙量为...
...衰竭。 (2)肠吸收不良。 (3)急性或慢性胰腺炎。 (4)成骨细胞性转移瘤。 (5)维生素D缺乏或抵抗。 (二)发病机制 低钙血症的发病机制大体分为三类: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靶器官功能障碍和其他因素。具体涉及细胞外液的钙扩散并沉积于...
...(一)发病原因 钙的平衡主要依靠甲状旁腺和降钙素(calcitonin)的调节,如调节功能不正常,或胎儿贮钙不足或出生后磷进入量过多都可引起低钙血症,具体病因如下: 1、早期低钙血症发生在出生后2天内,多由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抑制所致,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