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简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王邈达撰。作者将《伤寒论》113方基本上按《尚论篇》的篇次,对各方的方义、配伍应用、加减法、药物的作用等分别作简要的阐析。作者根据张仲景“因病立方”的原则,病、方兼释。其释病部分本于《伤寒尚论辨似》,释方部分取法《本经疏证》,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48.htm

《时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二卷,清·陈念祖撰于1801年。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分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寒、热十二剂,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所载时方歌诀不仅叙方精辟,释方准确,而且辞藻流畅,文字韵味较强。间引李中梓、...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168.htm

《时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二卷,清·陈念祖撰于1801年。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分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寒、热十二剂,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所载时方歌诀不仅叙方精辟,释方准确,而且辞藻流畅,文字韵味较强。间引李中梓、...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42.htm

《汉方简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王邈达撰。作者将《伤寒论》113方基本上按《尚论篇》的篇次,对各方的方义、配伍应用、加减法、药物的作用等分别作简要的阐析。作者根据张仲景“因病立方”的原则,病、方兼释。其释病部分本于《伤寒尚论辨似》,释方部分取法《本经疏证》,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23.htm

林枫(1708-187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芾庭。福建候官(闽侯)人。父薛斋,素精岐黄。自幼习儒,旁及医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举。后两次应试不第,遂专医业。晚年术益精,勤于著述。撰有《乐素堂医学汇参》(简称《医学汇参》)十卷,分释体、辨脉、释药、释方诸集。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34.htm

程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宗衡,号月溪。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家世业医。式初习举子业,兼涉医书,后专攻医学,方精是术。尝谓“可以言传者,药之名也;可以意得者,方之义也。”如仅知药名,不解方义,必误病家。为学医启蒙之需,撰《释方》四卷(1547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88.htm

郑钦安(1804-190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精研《伤寒论》,谓六经辨证可愈外感,亦可治内伤。着《伤寒恒论》十卷(1869年),释方辨脉,颇切实际。又撰《医法圆通》四卷(1874年)、《医理真传》四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17.htm

释方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图)(图)以程氏为主。汉魏尚实,以药品名方,不必释也。唐宋后,方尚奇而名好异,苟不知立名之义,将何以用其方耶?三生饮 三药皆生用也。急救稀涎散 稀,化而少也。风痰壅盛,急用此化痰救之。三建汤 三种尽出建平也。乌药顺气散 人气顺则安,气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2-5.html

整理说明_《湖岳村叟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我们对石印本再次进行整理:去其疑如,校正标点;纠正错讹,查对引文;将原书中肯之眉批移为按语,对意晦之眉批,无关治疗或意理有谬者,均予删去;在多数医案后我们根据需要又补加了按语。所加之“按”,多为提示临床要点,或论病机,或议诊断,或释方义,或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huyuecunsouyian/1111-3-0.html

唐宗海细解天雄散_【中医宝典】

...唐宗海细解天雄散 唐氏释方,自有特色,善用阴阳,气化,以明其理.且深入浅出,明白 晓畅.别有一番旨趣.今再将其对天雄散之方解介绍于下,供同道 欣赏之. 文曰:凡是精寒不远射,及寒清不收摄等,宜天雄散. 补土制水,补火化气.精者血从气化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03.html

共找到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