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事,后编(“南略”)记南明事。限于“文丛”范围,只刊“南略”。这须说明之一。 因不刊“北略”,故取“北略”卷十一中的“郑芝龙击刘香老”与“郑芝龙小传”两篇附载于本书之末。这须说明之二。 书中所有缺字(以□代之),半系原缺,半属无法刊出的“...
...家族名人 郑庄公 郑和 郑成功 (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
...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亦称为西子、先施。 施琅 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
...明末清初将领。字飞黄(一作飞皇、飞虹)。福建南安人。天启年间(1621-1627年)受招抚,累官总兵。后降清,因其子郑成功据台湾不降,芝龙被杀。今有题为郑氏所辑《金枪跌打接骨秘方》,首列“金枪赋”,以五行生克论说创伤,嫌其牵强。后列跌打...
...福建三省对郑成功的军事部署;增设水师,驻防海口;停止招抚郑成功,斩郑芝龙等。其意见与福建总督所行政策相左,郑芝龙对之恨之入骨。顺治十二年(1655)七月,福建总督佟代上章弹劾周亮工在镇压南社、西社、兰社一案时“滥杀无辜”,并贪污4万余两银子。...
...陈奇瑜、知府王之柱始为请嗣,遂袭位。后以统兵勤王,擅离南阳;锢高墙。宏光立,赦出;避乱适浙。鸿逵因奉之南至福州,与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御史吴春枝、尚书黄道周、南安伯郑芝龙等会议,立王监国。时拥入者艳翊戴功,咸请正位。诸大臣多言‘监国名正;出关...
...时潞王在浙,唐王亦至,会於杭州。唐王劝潞王监国,不听。鸿逵遂奉唐王至福州,与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吴春枝、南安伯郑芝龙、原任礼部尚书黄道周等会议.道周请上监国。鸿逵曰:「不正位号,无以杜后起者」。遂定议.闰六月十五日,奉上即位於福州,以布政司署为...
...奸利,堡对巡按御史廷摘之,尧佐罢去。里人皆钦爱之。弘光元年,南都陷,张国维戴鲁王监国于浙东,堡弃家奔依之。已而知鲁王无远志,而思文皇帝立于闽,声望远闻,乃间道走闽。陛见,授礼科给事中。堡抗疏言:“郑芝龙拥兵自大,无效死兴复之志,而骄蹇无人...
...王因得脱。十七年夏六月丙子,王渡江入浙。十二月乙巳,王移居台州。绍兴起义,陈函辉首先推戴、张国维继之,迎王至绍兴即监国位,以明年为监国元年。是年,仍称弘光元年。 唐王即帝位于闽中。 以丙戌本年为隆武元年。封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龙先封南安伯,至...
...。一六四六年(清顺治三年),他反对父亲郑芝龙投降清王朝,毅然在南澳起兵,驻守金门、厦门,连年出击闽粤江浙等地,屡败清兵;一六六一年(南明永历十五年),率舰队渡台湾海峡,驱逐侵占我国领土的荷兰殖民者,积极经营台湾,以作抗清根据地。在他死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