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活动平板试验前后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正常者的QT离散度变化,研究运动引起的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方法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41例冠心病患者与4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活动平板试验前和运动高峰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变化...
...据一项小型研究的结果,胆碱酯酶阻断剂吡斯的明刺激胆碱能后改善了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病人的最大运动耐力,并阻断了对亚极量运动的变时性反应。 《心脏》杂志,一项对15名运动诱发心绞痛或/和ST降低病人的研究。这些病人以交叉方式或吡斯的明或安慰剂...
...患者体力活动及其他各种可诱发心肌缺血发作的应激,减少心肌缺血对心肌的损害。有研究表明,有心肌缺血,尤其是严重心肌缺血的患者,用β受体阻滞药后,运动耐受性即运动时间增加,缺血区室壁运动状况改善,以及Holter监测心肌缺血的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
...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多:老年人SMI发作时,出现Lown 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房颤、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显著高于中青年人(分别为52.4%和32.7%)。心肌缺血可诱发心律失常,较重的心律失常也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约有半数...
...血流减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SMI和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率比发作前分别增加13次/min和22次/min,其增加幅度均小于次极量运动试验的心率水平,提示日常生活中轻微的体力活动和休息时发生的心肌缺血与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机制存在某些差异。...
...~70ms有参考价值,以>70ms有诊断价值。临床研究显示,长QT综合征患者,心梗后有室速的患者,心脏性猝死以及药物致心律失常的患者,其QT离散度增加。研究表明,猝死患者的QTd远大于其他心脏病患者。所以,QTd对心脏性猝死有预测作用。...
...相一致。自发性SMI患者,貌似健康,但常以猝死、心肌梗死为首发临床表现。 2.诱发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发生在心脏负荷试验时。在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中,约1/3为此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诱发性SMI表现为运动性ST段压低,而平时心电图可完全...
...对稳定型心绞痛,曲美他嗪可单独用于轻度心绞痛患者,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改善运动耐量;对中、重度心绞痛,曲美他嗪可作为辅助药物,与其他传统抗心肌缺血药物合并使用。多项研究表明,单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硝酸盐...
...诊断 出现运动时或运动后发作的典型症状时应考虑EIA。但由于病史的可靠性有很大差异,任何病人要肯定运动诱发哮喘的诊断都需要做运动激发试验。 进行运动激发试验前必须停用有关的抗哮喘药物。口服药物,尤其是β2受体激动药需停药至少24h;气雾剂...
...(一)治疗 对冠心病的治疗要树立心肌缺血总负荷的概念,只要有心肌缺血,无论有无症状,均应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心肌缺血而不是限于缓解症状。治疗措施可从减少心肌耗氧和解除冠脉痉挛两方面加以考虑。 1.控制易患因素 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