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气化火之祖.方中西洋参色白味苦性凉.有清无补.(他参如高丽东洋潞党及吉林参之类断不可用恐其太补肺气痰喘立至也)石膏色白气辛味甘性寒.二味为清手太阴经燥火专门之药.复以麦冬则清中有滋矣.臣以桑杏甘草.则辛寒而合苦甘矣.与内经燥淫于内.治以辛寒...
...燥气化火之祖.方中西洋参色白味苦性凉.有清无补.(他参如高丽东洋潞党及吉林参之类断不可用恐其太补肺气痰喘立至也)石膏色白气辛味甘性寒.二味为清手太阴经燥火专门之药.复以麦冬则清中有滋矣.臣以桑杏甘草.则辛寒而合苦甘矣.与内经燥淫于内.治以辛寒...
...作者:陈葆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辨病源第一 辨经络第二 辨色第三 辨脉第四 辨手太阴本病症治第五 辨手少阳标病第六 辨手少阴标病第七 辨三经标本并病第八 辨救误上第九 辨救误下第十 辨善后第十一 辨外治第...
...作者:陈葆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辨病源第一 辨经络第二 辨色第三 辨脉第四 辨手太阴本病症治第五 辨手少阳标病第六 辨手少阴标病第七 辨三经标本并病第八 辨救误上第九 辨救误下第十 辨善后第十一 辨外治第...
...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肺,络大肠,并与胃、喉相连。 【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肺,络大肠,并与胃、喉相连。在体表,由胸部外上方沿上肢屈侧前面向下,止于拇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
...喉科专着。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一卷。清·陈葆善撰。刊于1887年。此书系作者将其尚未刊行的原著《白喉订正论》删繁而成。全书共条辨15条,包括白喉的病原、所中经络、辨脉、辨色、手太阴、手少阳、手少阴三经病症治,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
...喉科专着。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一卷。清·陈葆善撰。刊于1887年。此书系作者将其尚未刊行的原著《白喉订正论》删繁而成。全书共条辨15条,包括白喉的病原、所中经络、辨脉、辨色、手太阴、手少阳、手少阴三经病症治,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
...手太阴肺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
...生白翳,眼 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次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僻,可灸三壮,针入二分。鱼际二穴,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洒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