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跗与“趺”同义。即足背。跗肿即足背肿。《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脚下痛,甚则跗肿。”...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足趾也。《玉篇》足上也。《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于跗連絇。《註》跗,足上也。《疏》謂足背也。《莊子·秋水篇》蹶泥則沒足滅跗。《音義》跗,足跗也。 又《左傳·成十六年》有𩎟韋之跗注。《跓》跗...
...脚背 [instep] 蹶泥则没足灭跗。——《庄子·秋水》 又如:跗注(古代的一种长兵服) 足 [foot]。如:跗面(脚面);跗蹋(以足踏地);双跗(双脚) 物体的足部。通“柎” [leg] 朱跗黄实,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
...国语辞典 古代一種軍服。 左傳.成公十六年「有韎韋之跗注」句下杜預.注:「跗注,戎服,若褲而屬跗,與褲連。」...
...闌足也。从木付聲。甫無切 (柎) 闌足也。柎蒙上文木?言之。阑字恐有誤。韵會本闌作鄂。柎跗正俗字也。凡器之足皆曰柎。小雅。鄂不??。傳云。鄂猶鄂鄂然。言外發也。箋云。承華者曰鄂。不當作柎。柎、鄂足也。鄂足得華之光明則??然盛。古聲不柎同。...
...跗阴疽,生内踝上三寸,初生小泡,疼痛日增,坚硬赤肿,渐如鸡卵,破流血水。系三阴交会、湿热积聚而成。治同痈疽。但三阴交系纯阴之穴,收敛迟缓,调理不可不慎。接骨发,生于小腿肚之下,胫骨与足后跟骨相接处,故名之。此属膀胱经湿热凝结而成。初如核桃...
...跗即脚背部。 【跗】 音“夫”。又名“足趺”,俗名脚面,即脚背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