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麻风病出现这五种危重证候。出《外科正宗》卷四。该书认为大麻风之发,“心受之先损于目,肝受之面发紫泡,脾受之遍身如癣,肺受之眉毛先脱,肾受之脚底先穿,又为五败症也。”亦称五损症。...
...病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产后满月,血脉未通,好食热面,壅结成痰,或有气块,发时冲心心痛,气急咳嗽,四肢寒热,心闷口干,背膊酸疼,睡梦惊狂。体虚无力,时有汗出心痛,月候不来,名曰败症。……急服黑神散,立愈。”...
...《本草易读》败龟板醋或酒炙灰用。捶碎以水浸之,熬膏尤良。甘,平,无毒。补心养肾,滋阴益智,续筋健骨,催生消疮。治劳热骨蒸,疗阴虚血衰,解症瘕麻痹之缓疾,泻痢咳嗽之陈 。痔漏悉疗,崩带皆医,难产须用,久疟能断。《药鉴》败龟板气平,味咸甘,...
...(会意。从贝,从攴。攴( 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
...心腹痛,破症 【发明】时珍曰︰败酱,乃手足阳明、厥阴药也。善排脓破血,故仲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 【附方】旧二,新三。 肠痈有脓︰薏苡仁附子败酱散︰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捣为末。每以方寸匕,水二升,煎一...
...卒也,子囊曰:“不然!夫事君者,从其善,不从其过。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有是宠也,而知其过,可不谓之恭乎?”大夫从之。此因过以为功者也。 魏将王昶、陈泰兵败,大将军以为己过(魏人感将军引过,皆悦,思报之。)。习凿齿...
...败酱(《本经》中品)【释名】苦菜(《纲目》)、苦(《别录》)、马草(《别录》)。弘景曰︰根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时珍曰︰南人采嫩者,曝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气,故又名苦菜,与苦、龙葵同名。亦名苦,【集解】《别录》曰︰败酱生江夏川谷,...
...败酱 【释名】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改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
...释名 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改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四分,生地黄...
...释名 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改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四分,生地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