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分别大体_《圆运动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诊脉,须先定六脉整个大体。切不可注意关脉怎样,寸脉怎样,尺怎样。诊整个大体,诊出大体是阳虚是阴虚。阳虚者气润,阴虚者气枯。润者,无论何病,慎用阴寒药。枯者,无论何病,忌用阳燥药。又要诊出虚程度如何,方能决断用药。处方定药要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22-18.html

诊脉分别大体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诊脉,须先定六脉整个大体。切不可注意关脉怎样,寸脉怎样,尺怎样。诊整个大体,诊出大体是阳虚是阴虚。阳虚者气润,阴虚者气枯。润者,无论何病,慎用阴寒药。枯者,无论何病,忌用阳燥药。又要诊出虚程度如何,方能决断用药。处方定药要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708.htm

单手诊脉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回或止有至数为代。拙见认为,微系察指下之力,散是察指下之形。故微、散与促结代脉不能混为一谈。除此之外,笔者还有一个观点,即“单手诊脉”系诊里最大误区。 余幼承衣钵,记得先父教学诊脉时,明确指出:诊寸口时,要用左手去诊病员右手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宝典】

...(一)诊脉部位 诊脉部位历来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记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诊法;《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独取寸口”诊法;汉·张仲景在《脉经》,对理论作了较完整整理。迄今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不可缺少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4.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丰富脉象信息。 4.总按 即用三指同时用力诊脉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形态、浮沉等。总按时一般指力均匀,但亦有三指用力不一致情况。 5.单诊 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两手比较诊脉法初探_【中医宝典】

...开窍,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才能逆流挽舟,转危为安。 综上所述,两手同时诊脉总按再左右分部对比按脉,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粗到细诊方法。较之两手先后诊脉传统方法更为简捷明了,细致入微,并且易学易用。只要勤学苦练,认真体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7.html

藏医诊_【中医宝典】

...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诊脉部位较中医略偏向肘窝部,这是二者差异所在。另外,中医是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之,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之。对于危重病人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跌阳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诊指法之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指目。不啻目之视物,大小成能察焉。”一般均使用指目进行诊脉。 然而,指目之下有动脉通过,有些人手指动脉跳动较明显,常常干扰对患者脉象诊察:王燕昌早已察觉到了这种现象,其日:“医人三指头内,亦有动脉,须心有分别,勿误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诊要领之位数形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一些医者在四字基础上,又增一律字,以提示诊脉时要注意脉动匀齐与否。其实此举无甚必要,因为,数字之中已包含此意。至于,将位数形势看作四个相互衍接诊脉步骤,则确有实用价值。即诊脉时,定位,以分寸关尺,浮中沉;然后数息,以定迟数结代;接着辨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5.html

如何正确应用诊_【中医宝典】

...部,如诊寸部时,微微提中指和无名指;诊关部时,则微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部时,则微微提中指和食指,叫做“单按”或“单诊”。临床上,总按与单按常配合使用,单按或总按均可。 此外,诊脉时应有一个安静环境。患者诊脉前要避免较大活动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2.html

共找到926,2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