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药之规范,编纂成《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还据之而制备成药,广设药局,一以赐医、施药,此举既方便了病者选药,也给医生留存了辨治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宋朝皇室偏安江南,取到了稳定民心、发展和巩固垂危江山的作用。 裴宗元,杭州人,徽宗时,...
...宋朝,徽、钦二帝之际,由于频繁的战争,造成国库空虚,资源贫乏,加上灾荒、劳役,使民众苦不欲生,且疫病流行,贫病交困。当政者,犹恐动乱起,而祸及朝庭,为求抚慰之计,设施药局,俾病者有所治,则民心可得暂安。 鉴于当时宋室版图缩小,人口又相对...
...人才培养破框围,虚心求学纳百川 三衢杨氏称世医,继洲擅针辑《大成》 伤骨科响誉民间,名医世家齐争辉 设药局旨在惠民,纂《局方》裴、陈联袂 四明药学有专家,《大明》《拾遗》载史册 四诊尤重望、切,方治芳淡轻灵 王开千里拜名师,父子双双授太医 王...
...《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
...《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
...上天纵深仁,孝述前烈,爰自崇宁增置七局,揭以“和剂”、“惠民”之名,制给卖,各有攸司。又设“收买药材所”,以革伪滥之弊。比诏会府,咸置药局,所 祖考之德泽,可谓曲尽。然自创局以来,所有之方,或取于鬻药之家,或取于陈献之 经参订,不无舛讹,虽...
...上天纵深仁,孝述前烈,爰自崇宁增置七局,揭以“和剂”、“惠民”之名,制给卖,各有攸司。又设“收买药材所”,以革伪滥之弊。比诏会府,咸置药局,所 祖考之德泽,可谓曲尽。然自创局以来,所有之方,或取于鬻药之家,或取于陈献之 经参订,不无舛讹,虽...
...保存等特点,深受广大医生和病人的欢迎。因此,这种“卖药所”发展很快,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州县,甚至边疆镇寨。如淮南、淮西、襄阳、四川、陕西地均有设立。“卖药所”的名称也相继改为“医药惠民局”、“医药和剂局”。 宋代“官药局”的组织机构是相当完整的...
...很快,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州县,甚至边疆镇寨。如淮南、淮西、襄阳、四川、陕西地均有设立。“卖药所”的名称也相继改为“医药惠民局”、“医药和剂局”。 宋代“官药局”的组织机构是相当完整的,设有专门人员来监督成药的制造和出售,由专人管理药材的收购及...
...保存等特点,深受广大医生和病人的欢迎。因此,这种“卖药所”发展很快,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州县,甚至边疆镇寨。如淮南、淮西、襄阳、四川、陕西地均有设立。“卖药所”的名称也相继改为“医药惠民局”、“医药和剂局”。 宋代“官药局”的组织机构是相当完整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