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_【中医宝典】

...中和,源于《内经》。至真要大篇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这里的,即是阴平阳秘,是指平衡,平衡也就是平和。《素问·六微旨大》: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这是由空间上下而言中。同篇又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47.html

中医是中和之医_【中医宝典】

...,但其核心精髓却只有中和二字。那么,中和二字又是如何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呢? 比如说,三教都隐晦地点出以中和作为内修的最高法则,能致中和则在儒可以成圣,在释可以成佛,在道可以成仙。说到底,中原、中华、中国、中医、中黄等名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24.html

卷下·中和_《北溪字义》

...欲。 大抵中和之中,是专主未发而言。中庸之中,却又是含二义:有在心之中,有在事物之中。所以文公解中庸二字,必合内外而言,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可谓确而尽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926.html

中和者必长寿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已经认识到精神调摄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摄养方法,如孔子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强调道德修养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以中和之德养生 中和一词首出《周礼·大司乐...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57.html

中和的解释_中和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使中和 neutralize 用酸中和碱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neutralization 酸碱中和 国语辞典 儒家以中正平和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養。後亦泛指平衡穩定、不受干擾的狀態。 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http://hanwen360.com/c/304553.html

美发现对艾滋病病毒具有广谱中和能力的抗体_【中医宝典】

...美国研究人员7月8日公布研究成果称,他们发现两种能绑定中和90%以上艾滋病病毒变异毒株的抗体。他们希望能利用这项成果开发出艾滋病疫苗。 这两种对艾滋病病毒具有广谱中和能力的抗体来自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这名感染者虽携带艾滋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977.html

长寿的新秘诀:保持不偏不倚的中和生活方式_【中医宝典】

...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因而使身心备受煎熬。  所以,不少医学专家提倡中和以养生,即无论饮食起居、思虑情感等身心活动,都要有所节制,恰到好处。中和者必久寿,只有保持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才能真正延年益寿。长寿有方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良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718.html

半夏中和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普济方》半夏中和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半夏中和汤【处方】半夏2两(汤浸7次,切片,焙干),厚朴4两(刮去粗皮,锉碎),苍术4两(刮去粗皮,锉令极碎),独活2两(锉碎),草豆蔻15个(去壳,锉碎。以上4味一处杵碎...

http://zhongyaofangji.com/b/banxiazhonghetang.html

中和养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名词。谓奉中庸之道为养生基本原则。见《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养生以中和为贵,即不论养形与养神,都勿过与不及,实际上儒、道、佛、医等各家养生学说几乎都有这样的共识,可以说是中国...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75.htm

中和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扁鹊心书》中和汤治伤寒、瘟疫,头目昏痛,发热,鼻流清涕,服此不致传染。苍术(一斤,米泔浸) 川乌(炮) 浓朴(姜制) 陈皮 甘草(各四两) 草果(二两)共为末。每用四钱,生姜七片,水煎和渣服。 目录 《扁鹊心书》中和汤 《鸡峰普济方》...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honghetang.html

共找到335,6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