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以前形状_《医林改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或曰:元气既亏之后,未得半身不遂以前,有虚症可查乎?余生平治最多,知最悉。每治此症,愈后问及未病以前形状,有云偶尔一阵头晕者,有头无故一阵发沉者,有耳内无故一阵风响者,有耳内无故一阵蝉呜者,有下限皮长跳动者,有一支眼渐渐小者,有无故...

http://qihuangzhishu.com/163/72.htm

中医治未病备受世界关注_【中医宝典】

...深秋的北京,香山红叶尽染,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香山饭店,参加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共同探讨如何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促进人类健康。 论坛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规格高。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了开幕式,并在讲话中对中西医认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63.html

冷静看待治未病_【中医宝典】

...使生病,中医的典型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如何对“未病”进行分类和确诊?该怎样制定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不同中医因为辨证方法、流派经验等对“未病”诊断和治疗的差异性该如何分析?这些标准还有待通过更多实践来得出结论并制定。 “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18.html

亚健康≠中医未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生命行为,应当怎样去做,才能与自然时空协调一致,才能适应社会环境,才有利于“阴阳神气”的自和力,达到“治未病”目的。既病防变属于辨证论治的内容,它首先要认识个体生命的异常,在辨别“已病”病位的前提下,分析藏腑气血等阴阳神气状况,对疾病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38.html

建设中医治疗未病学科体系_【中医宝典】

...治疗学意义。 一、可行性 1.未病治疗学的理论基础早已根深蒂固孕育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之中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乱已成而后治,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26.html

《医林改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半身不遂辨 半身不遂本源 口眼歪斜辨 辨口角流涎非痰饮 辨大便干燥非风火 辨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辨语言蹇涩非痰人 辨口噤咬牙 未病以前形状 论小儿半身不遂 瘫痿论 补阳还五汤 瘟毒吐泻转筋说 解毒活血汤 急救回阳汤 论抽风不是风 可保立苏汤 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63/index.htm

未病更应知禁忌_【中医宝典】

...”的重要保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强调预防在病先。如何预防,这就必须实施先于病禁忌。治未病之说,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症状)、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8.html

手诊——诊“未病”的有效道_【中医宝典】

...望色诊病是中医诊断中首先强调的方法,但如何进行技术层面的操作,历史资料中则只见大端,具体道没有论述。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手部气色望诊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对诊“未病”有实际意义。 手部气色望诊笔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29.html

不治已病治未病_《丹溪心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者,何患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

http://qihuangzhishu.com/650/5.htm

中医治未病助力健康医学战略前移_【中医宝典】

...,有助于推动健康医学实现战略前移。 明确概念 书中指出,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身的和谐、气与血的和谐。这与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躯体无异常、心理活动正常、能适应外界环境)有异曲同工妙。书中对于“未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270.html

共找到418,6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