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诊_【中医宝典】

...」 过去,对中医的诊断手段只谈望切四大。对有的根本漏而不谈,有的虽提及也只聊聊数语带过。其实,中医的源远流长,它源始于先秦时期,《内经》中即已总结和奠定了的理论和框架;东汉张仲景在所著的《牡蛎汤等证;又如心下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6.html

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简称四。其中切诊是切按触摸身体一定部位,脉是触按经脉搏动,脉包括在切诊之内。切诊除包括脉外其它常被采用的为胸背触诊和腹部触诊,尤其是更为重要一些。 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9.html

学用经方须重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先按胸部两侧的胁部胁下,随即很轻柔地向下再抚按整个腹部。手法宜轻柔徐缓,由浅入深,由轻到重,为探寻疾病的位置亦可用大指的指腹部,或轻或重地按压于各重要部位进行仔细触诊,了解热胀满软硬度肿块拘急压痛硬痛动悸等情况...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682.html

中医切诊之触诊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冷,是亡阳或热邪内闭,身发热而指尖独冷,可能是亡阳虚脱或热闭痉厥的先兆,手足心热是阴虚发热的一种表现,此外,四肢触诊还应注意检查四肢的瘫痪或强直。 3.胸部触诊虚里,可辨疾病的轻重。虚里的跳动(即心尖搏动),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9.html

《伤寒论》中“”的认识_【中医宝典】

...一定要及时触按,查其病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综合,四相参,才能确定病所,明了疾病性质,了解病邪轻重,做到定性定位的正确诊断,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2 中医腹部按可与现代医学触叩诊结合进行 中医腹部按的内容丰富实用,通过按可知腹部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76.html

常见的及其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男人较硬实,女人较柔软。少壮腹部“上虚下实”(心下柔软小腹坚实)为正常,老年“上实下虚”为正常。少年如老年属病态,老年如少年为元气强固。 正常之,腹部外形虽因男瘦有种种之不一,总以皮肤滋润光泽,“有色有气”,皮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5.html

推拿疗法_推拿手法_【中医宝典】

...推拿疗法是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诊法为主要辨证手段,运用不同的推拿手法,以腹部为主要作用部位的一种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骆俊昌老医师通过努力。 钻研和反复实践,而发展创用的一种推拿流派。同时骆俊昌老医师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55.html

的诊治方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检查表浅部位,如肌肤皮下腹肌等。弯腿便于检查深在部位,如脏动气(腹腔大动脉跳动)等,也可进一步验证腹肌强急与软弱之程度,两者对照可以获得更多的临床资料。 前先观察胸腹部,再做按掘等检查。主要是医生用手自上而下按循检查,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8.html

几种内脏的触诊_《物理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两侧延伸,可随呼吸移动,站立时触诊更为明显。(3)右腹肌上段的腱划,两侧不超出直肌外缘和中线,抬头试验可显示且两侧对称。触及肝脏时,应详细描述其大小质地表面边缘压痛及搏动等。(1)大小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摸不到,但腹壁松软或体瘦的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015/100.htm

触诊_《物理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腹部检查以触诊最为重要,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正确掌握这一检查方法。触诊时一般采用仰卧位,头垫低枕,两手平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并拢屈曲,使腹壁肌肉放松,作缓慢的式呼吸运动。医生站在病人右侧,面向病人,以便观察病人有无疼痛等表情,检查时,手应...

http://qihuangzhishu.com/1015/96.htm

共找到581,2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